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八章 儒魔(第 2/2 页)

    裴矩出身河东裴家,裴家在历史上什么地位,大概一个词便能说清楚——“五姓七家”。作为世家大族的模范,五姓七家在中古时代,是连李唐皇室都能不鸟的存在。

    河东裴氏虽然不入五姓,但其声势却丝毫不弱,它与京兆韦氏领衔的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是关陇集团后期中最为重要的文人团体,京兆韦氏号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可见其势力之强。

    河东裴氏在唐朝出了一十七位宰相,天下氏族之冠,更重要的是,裴家人出头的,往往不是庸才,世人评价“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对于这等家世,纵然花间派是两派六道之一,又怎么能说裴矩只是一个马甲呢?

    裴矩投身花间派,其中的含义,牵扯到了儒门和魔门的联合。

    隋朝以前,中原上势力大致分为南朝,北周,北齐,其中北周除了一代雄主北周武帝之外,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更何况佛教在北齐和南朝势力也是非常强大,故而佛门在儒释道三教之中,几乎是一枝独秀。

    而儒门的传承却是在北齐之地,山东世家大族中,如河东裴家便是一例,以家族的方式代代传承,如河东裴家便是一例,北周灭了北齐之后,儒门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武帝不信佛,但对这些北齐臣子,也不算信重,故而儒门此时,已经算是山河日下。

    问题出在那隋文帝杨坚身上,杨坚和其皇后独孤氏都是极为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期间,对群臣宣称“我兴由佛法”,所以积极提倡佛法,晚年甚至排斥儒学,佛教成为隋朝国教。他刚登基,隋文帝招请隐居僧侣出山,号召佛徒“为国行道”,并且听任人民出家,佛教由此进入了新的高度。

    有隋一代,不过短短二十来年,共修建寺塔5000余所,塑造佛像数万,并且翻译数万佛经,使佛经流布多于儒经数百十倍。隋文帝狂热重崇佛,仅头两次在各州兴建舍利佛塔就有83所之多,其中以大兴善寺最有名。又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替京师和大都邑的佛寺,写经四十六藏,凡十三万卷,修治旧经四百部。

    更为令儒门不安的是,隋文帝虽然是看似三教一视同仁,但对道教还算客气,对儒门却不算友好,在仁寿年间,颁布诏书说学校“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下令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学一所,弟子七十二人。

    这对儒学的打击,是空前的。

    ps:三江三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神话之后 志怪书 彼岸之主 叩问仙道 武圣!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