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黄帅的请求(第 1/2 页)
刘青山从角斗场出来,阳光有点刺眼,用手在额头上打了个凉棚,望了望四周。这几天这片棚户区,他几乎都已经走遍了,妻子马配仙的消息还是没有一点,整个人就如人间蒸发了一样。
“将军!”
刘青山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天水桥上,在他的前面是那天跪地求援葬夫的女人。还是那样平静,双臂微抱,双手平放在丹田处,一副标准的淑女像。战争、亲人的死亡、不确定的未来、以及下一顿的口粮、这些她曾经的过往和现在的困惑,对她来说似乎根本就没有经历或者承受过。平静的站在天水桥上,更像是苦圣城里,那些新婚出来散步的富家夫人,脸上没有一丝因为过往与现在,所应该流露出的落魄。整个人的气质,配上她身上破烂的衣服,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对就是美感!是一种生命对环境,平淡而不屈的美。
刘青山打了癔症“奥!”。
那天他离开后,早就把眼前夫人的话忘到脑后了。现在看到对方,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她不会是一直在这里等了5天吧?
看到刘青山的囧像,夫人笑笑,“将军可否告知?”有点突兀,直奔主题,简练的像冬天里落光了叶子的垂柳。
刘青山现在满脑子都是找人,那里顾得上这些。再说本就是萍水相逢,看这女人也很是难缠,本来话到嘴边想以实情相告。不知怎么地就说“末将!姓解(街)名尚仁(上人)。帝国洛水人,黄西军槽军任一偏将”。脸不红,心不跳,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
“将军还有一亲弟弟,姓路叫人甲,在无有城瞎说街行商,对否?”夫人微笑着调侃刘青山。
后背有虚汗冒出,大意了!自己怎么能把眼前这女人,当苏平看呢?太大意了!不好意思的摸了下脑袋,“末将,红山人,实有不便,望海涵!”刘青山抱拳打了个万。
夫人微笑着点头,身子侧了下,让开道路。
“我可以走了?”刘青山不太确定的问。
“将军慢走!”
刘青山离开天水桥,又把天水桥南面的店铺几乎转了个遍。至于散花什么的也只能比划比划,感悟感悟。
仁唐来到红山已经七八天了。由于刘青山去帝都是一个人秘密前往,以至于仁唐来时扑了个空。好在他也就等了3天,刘青山就返回了红山。
这次来红山,主要是受黄帅的吩咐,想要红山军出兵帮他们打西咋城下的蓝马军。从黄帅担任帝国伐蓝总帅后,黄瑶人除了西咋在黄飚军手里打的有板有眼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一面倒。好在蓝马怒斯最近离开黄瑶回国给珀斯卡拿吊丧,要不现在的黄瑶到底是什么样谁说的清楚?
其实现在的黄永烈名义上是伐蓝总帅,其实黄瑶的军队还是在军机处、左相、皇帝、手里,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是黄永烈官职不够,黄永烈论军中声望,什么黄陵寿、司徒箭、黄永世、那是拍马也赶不上!可实际黄永烈的官级只是一个从一品的都督,虽然是皇帝的亲弟弟连个王爷都不是。比兵部尚书马四海都不如,相当于马四海的军部部首。
对于那些黄西军、戍京卫队、龙卫军、虎卫军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实际指控权,那些统帅虽然官职最大也不过正二品。可到其防地那个不是见官大三级,黄帅说白了,是没有实际处置权的,就拿前段时间匡元海闹的那出闹剧,黄帅几次上书,人家不还是躲在黄西临怀城大呼小叫的。你一平级,又没有权直接送人家进帝国军部刑首(相当于现在的军事法庭)。
更要命的是黄帅不能进京都苦圣城,仁唐虽然具体不知是为什么,但多少也听说了一些。大概是前帝国总理府少保,帝国四大名臣之一的不算王启明,给黄永烈算了卦,卦书说黄帅100岁前不得进京都。黄帅从那以后就再没回过苦圣城。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