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还君明珠(二)(第 2/4 页)
公孙大娘一笑道:“今日恰好借来个小玩意,可凭此镜作舞。令请准许奴家,在陛下面前动用剑器。”
李隆基来得晚,没看到这镜子功效,此时心中好奇,哪有不应之礼,公孙大娘一声传唤,门外走来了一个捧着剑匣的小婢,小婢头脸低垂。似是吝于让人看到她的容光,但应飞扬却仍一眼将她认出,来的竟是姬瑶月这个小花妖。随即冲她挤眉弄眼,姬瑶月却似看也没看到他,奉上双剑后就远远退开。应飞扬自讨没趣,撇了撇嘴,也不去搭理她。
李隆基则在喧宾夺主号令道:“迎亲的乐队呢,快点上来!今个算你们走运,能与司马大家配乐,那些用管竹丝弦乐器的。上来凑什么热闹,《秦王破阵乐》是激昂之曲,掺不得靡靡之音,只要编钟与羯鼓就可。罢罢罢,这头鼓还是由我来领!”
李隆基也是当世歌舞大家,兴之所至,竟亲自拿起鼓槌领奏。
“咚”一声大鼓鸣动,李隆基一锤落鼓,高喝一声“起乐!”随着唐皇一声令下便闻“咚咚咚!”鼓槌下落如雨。鼓声惊动如雷,好似千军万马杂然奔来,几上茶盏都为声波所震颤动不已。
“铛!”编钟也随之鸣动,比起杂乱狂裂的羯鼓,编钟法度庄严,声如浪叠,余韵悠扬,暗藏天朝上国的雍容气度。
《秦王破阵乐》乃太宗击破刘武周,巩固大唐政权后亲自填词编舞,舞曲中气势浩荡,自有一股雄烈之气,过往都是舞者扮作批甲戈士而舞。此时却见公孙大娘手指一弹,手中镜子打着旋弹上天,最后镜戏法一般凝滞在空中,下一瞬,锋寒照眼,气温陡降,公孙大娘袖中现出一对短剑。
应飞扬突感两道惊世剑意,一道是来自眼前公孙大娘,剑曲未成,剑意已生,足令天地低昂。
另一道则是来自背后,宇文锋双目痴迷,盯视着公孙大娘的每一个动作,如孩子遇上最心爱的事物,剑意却如绝峰天柱一般直冲云霄。
应飞扬被夹在中间,顿感身如针刺,但这份不适很快消失,因为眼前的公孙大娘起舞了。
公孙大娘向前一步,置身在镜子之下,镜光直照本心,公孙大娘竟分出无数幻影,纷然摆成了偃月阵的军阵。虽皆是黛眉女子,但手持双剑,锐气逼人,配合周遭隆隆战鼓,令人仿佛已置身于慷慨苍凉的战场上。
鼓点密集,公孙大娘随声而动,手中双剑竟犹如银练似的倏然冲天而起,那一团银光仿佛乍然间爆裂了开来,在阳光下迸射出无数慑人的耀斑,晃得人群中最前列的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更不要说分辨寒光剑影中那一团矫若游龙的身影,这一刻,她的生命突然浓烈起来一般,散发出热切的感染力。周遭幻影也随之而动,伴随音律各自而舞。
舞步虽是不同,却是配合的天衣无缝,鱼鳞,长蛇,鹤翼、锋矢、方圆、雁行,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皆成战阵之形。柔美女子与雄烈气势,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完美融为一体,随着剑器舞动,一股杀伐之气随之蔓延全场,使人站立不安渐渐身随之动,魂随之摇。
公孙大娘在剑光中转折,蔷薇红的箭裙烈烈飞起,长剑抛下大片寒泓。剑锋所指,宾客们纷纷为之避席。剑上的寒气高涨,她却轻盈得像一片红叶,飘在风中。
应飞扬竭力眯着眼睛试图看清那剑光人影,也只能隐约看到那一袭红色罗衫。他张目结舌。难以相信眼前这瑰丽绝伦,浓烈热切的剑法竟是由一个不通晓武技仙法的舞者所施展处,单下一瞬,这些疑问也消失了。连着什么公主婚礼,盗宝的陆天岚,消失的慕紫轩通通被抛诸脑后,脑海中塞得满盈的,就只剩下这璀璨剑光。只剩下这剑之舞,剑之武!
舞至极烈,本心镜承载不了剑神的剑意,也同样承载不了公孙大娘浓如烈火的舞者之意,竟又在边缘裂出几道裂痕,好在这时舞曲已近终了,鼓声编钟声渐缓,生出一股荡涤天下之后,名剑俱坏,英雄寥落之意。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