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知县曲慈方(第 3/4 页)
等两人对他见礼,恭敬坐下,孙明启亲自为两人倒茶,又引得两人接连起身奉过,他才朝刘恒道:“金将军怕还不知道,曲贤侄已经下了通政司执事的差事,受户部指派,即将前往你那十日城当县令。你们二人将来有一段日子要同处共事,如今恰在我这里遇上,正好提前亲近亲近。”
刘恒心下恍然,总算明白刘家送来简讯的用意,思忖以后,不由觉得这简讯的价值于他和十日城而言,真真不下于一座城池阵法了。
若是派来没有背景的县令,倒也不算什么事,偏偏这曲慈方乃是右相门生,身份之高,背景之厚,实在非同寻常。如果没有这则简讯,刘恒真怕日后十日城里出了什么意外之事,他自己还茫然不知原因是什么。
“卑职心有疑问,还请孙大人指点。”听他问起,孙明启示意他说,他就朝曲慈方歉然道:“不是不欢迎曲县令到来,只是卑职有一事不明。这十日城初建,又处在国战前线,城中都是将士官兵,赫然便是一座军城,怎么还要派来一位县令?战事正烈,十日城中危如巢卵,若是曲县令出了什么闪失,岂不让卑职诚惶诚恐?”
孙明启微微皱眉正要回答,曲慈方已是一笑,“孙大人,不如让下官来为金将军解惑?”
“也好。”孙明启眸光微动,笑着应道,“金将军久在军中,想来对朝廷的规矩还有些不明之处,曲贤侄曾在通政司当差,说起这朝廷规矩,由他来说正是恰如其当。”
刘恒就朝两人抱拳,对曲慈方客气道:“能得曲县令为我解惑,不胜荣幸。”
曲慈方看向刘恒,面含笑意道:“金将军客气了,无非当差时接触得多,恰好能闲谈两句而已。”
言罢,他略微沉吟后,就接着道:“十日城建成后,传闻龙颜大悦,已经钦命兵部把十日城加入了我大夏版图,成为我大夏名正言顺的治下之城了。既然已为我大夏之城,无论处于何地,局势如何,照规矩都该设立官府,典派县令,方显大夏所治。”
“这十日城初定,已被定为一等军县,可容一万兵马,却还能配有十万户百姓,照这规制,所派县令必为七品官才能担任。”
曲慈方简单讲过,随后道:“实不相瞒,其时老师曾私下照会我,提及十日城地处险境,很多七品官顾惜性命,竟都请人推脱,而一些愿意赶来的官员,老师又觉得能力不足,不堪如此大任,后来就询问了我的意思。”
提及他这位不简单的老师,连孙明启都赶忙正襟危坐,以示对其的敬重。
“当时,老师对我说了很多为国尽瘁的话,终是让我明白家国与己命的孰轻孰重,深受教诲后,我才坚定了接下差事之心,得成此行。”
他也有些感慨,随后对刘恒道:“听闻金将军已经让附近山寨的山民们迁入进来,更让将士们迁移其亲眷前去入住,我当时尚在通政司当差,分嘱各地地方官予以配合十日城将士们亲眷迁移的指令恰巧由我经手,说来的确与十日城有缘。得蒙金将军相助,十日城日益繁盛,百姓渐多,我去了以后,也不怕无所事事了。”
刘恒不由得联想起才见面时曲慈方无需介绍就点明了他的身份,心中一阵警醒,“竟是有备而来。”
城中将士们朝四方送信,请他们亲眷迁来入住,这动静自然瞒不了人。尤其如曲慈方自己所说,他那时还在通政司为执事,经手过相关政令,知道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可是六洞十八寨的寨民们迁入十日城的事情,虽没有刻意瞒人,可是因为地处偏远和凶险,应该还没传开才是。
听闻这话时,孙明启眸中闪过的诧异就足以看出,这事连他这右路大军军需使都还没听闻,偏偏相隔数万里之遥的曲慈方竟知道得这么清楚,不是有备而来又是什么?
“幸得曲县令为我解惑,我这军中莽夫,除却军事外一窍不通,倒叫孙大人和曲县令看笑话了。”刘恒苦笑道,他已是心知,曲慈方把话说得这么透,他根本没借口拒绝这位县令的到来了,只能接受下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