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面埋伏(第 2/4 页)
“我等岂能如此侮辱大秦之将士!”
不少人听着这声音,心中发出了共鸣之声。
“子初兄,是玉某小看你的!”
站在河畔岸上的翩翩公子玉恒目光凝视这那一道有些伟岸的身影,心中仿佛有一股热血:“今之大秦,太多人沉迷在那表面的平静之中,有汝而出,方为同道之人!”
他玉恒从小读圣贤书,立志为大秦天下而谋福,这些年他看着大秦一天一天的衰落,心中悲愤。
他十三岁那年,曾立下志向,愿弃文从武,为大秦一将士,捍卫大秦边疆,惜家族阻拦,放始终未能如愿。
但是他的心愿从来不改变过,不愿以文采而青史留名,只希望有一日能相仿当年大秦定鼎天下的七大名将之一的蒙恬将军,领大秦之兵,驱逐匈奴于北漠,死后能立一碑文,上书大秦玉镇北。
“大秦的所有将士,在我韩川心中,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尔等可以称呼他们为武夫,但是不能把他们称为匹夫!”
甲板之上,韩川目光犹如冷箭,死死的盯着徐朗:“大秦危难,方显英雄,尔等之太平稳定的生活,都是大秦的将士用命换回来的,你不过就是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公子哥,你有什么资格评判我大秦的将士!”
“韩川,你!!!”
徐朗气急狂躁,气息大喘,眼眸闪烁这怨毒,死死的盯着韩川。
“哈哈哈,韩兄这一番话说得好,没有大秦将士的拼命,何来吾等之安稳!”
一个才子华越突然站出来,对着韩川鞠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韩兄之高义,华某自愧不如,今日我华金道甘愿认输,退出第三轮之比试!”
“我等也甘愿认输!”
四五个才子也甘愿认输,退出了这一场的比试。
徐朗深呼吸一口气,强行压着心中了一抹怒火,目光死死的盯着韩川,他怎么不知道咸阳还有如此之辈:“敢问兄台师承何人?”
“家师乃是一个山野之辈,不足挂齿!”
韩川直言的道:“徐公子也莫要探我的底细,我韩川出于卑微,生于关中,年幼去了凉州,乃是北疆出身的一寒门子弟,那又如何?”
“原来是一寒门子弟!”
徐朗冷笑,看了看唐老爷子:“唐家主,你们唐家愿意招以寒门子弟为女婿吗?”
唐家招亲可没有这么简单,无非就是唐老爷子想要为唐家找一个靠山,一寒门子弟,绝对不符合唐老爷子的选择。
“徐公子,我唐家本出身卑微,从来没有蔑视寒门子弟,今小孙招女婿,当以才学而考之!”
唐老爷子淡然的说道。
“该死的老家伙!”
徐朗阴沉着脸庞。
“好了,第二轮,韩川获胜,不得有异议,现在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将会有唐梦才女亲自出题,夺冠者,可为唐梦之女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