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乡愁(第 2/4 页)
此刻,舞台后方的投影幕布上,也出现了茫茫海峡的画面,同时。诗人余光中的那首著名的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楚扬没有经历过海峡两岸。亲人离别的那种痛苦。但他的故乡在遥远的五尊大陆,他思念华音门的那片风竹林,思念那道白衣飘飘的身影。那般的离愁,却要远胜这海峡两岸的愁思。
毕竟,两岸相隔,尚有相聚之时,两个位面相隔,以他如今这般修为,却不知是何年何月才能再回去了。更何况恩师洛晴生死不知,更是让他思之黯然神伤,所以楚扬的这首《望乡》,实可谓是入心入情,句句直指本心。
马迪呆呆地站在后台,听着这首自己的《望乡》,半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有些疑惑,楚扬还这么小,却又哪里来的这么深切的愁绪?从他的笛声中,自己分明听出了一股曾经沧海般的沧桑愁绪,那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人可以表达得出来的!
人都说《望乡》是马迪所有的作品中,最好吹的一个,没有什么技巧,就像流行歌曲,好吹,也好听。不过马迪自己却认为,《望乡》好听不假,可要说好吹,那可未必见得!
只因为这首曲子是由情而生,想要吹好,先要动情,不然,怕也是只得其形,吹不出其中那股浓浓的乡愁的味道来。
可现在,他分明听到楚扬的笛声中,那股淡淡的乡愁之感,竟是比他的感受还要深!
这让他却有些看不懂楚扬了。
笛声如诉,每一句都勾起人心中无尽的乡愁,如同一根根细密的丝线,轻轻地,但却越缠越紧,让人陷入那乡愁中难以自拨!
莫名地,现场的观众,有的就听得落了泪。一种想家的情感,在心底不可抑止的蔓延!
一位年近六旬,头发已经花白的音乐教师,老泪长流,少小离家的记忆,远隔大海的故乡,此刻,都成了催泪的武器。听着这像是从心底响起的曲子,老教师泪雨滂沱,难以自己!
两个花样年华的女生,哭着抱在了一起。远离大陆来宝岛求学已经三年多了,从未有一刻,想家的情绪如此这般强烈。听着那笛声,两人居然有一种马上要起身,回到父母身边的冲动!
楚扬闭着眼睛,没有刻意地去控制着气息、指法、力度,一切都是下意识的。他忘记了演奏,笛子已经成为了他倾诉心声的一道桥梁,或者说,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远离了大陆那边的家,在异地他乡,此情此景,这样一曲《望乡》,终于让楚扬的笛技,临场顿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