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长江以南的风光(第 3/4 页)
从路线上来说赵括第1个要去的,就是如今在这么一个湖南郡的境内,他的首府长沙城。
过了长江之后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些地方,它的交通条件呢,显然就比较的艰苦一些了,马路上灰尘满天,而且道路的宽度也明显要比江北差了不少。
如此路上遇到的村庄数量也是大为减少,不过让赵括高兴的是,只要是在平原地区的话,还是有着大量的大汉国子民聚集的。
而且不仅如此,这些子民也不是说单纯的来自于华夏的汉人,同时呢其实还有着许多是来自于原先的百越民族,他们呢是在投降了大汉国之后,对大汉国也做出了贡献。
所以就被大汉国官方承认,允许他们搬迁到这些平原地区来设立村庄,开垦田地。
赵括在听到了这些行为之后,也是点头对此表示了认可。
“不管他是谁也好,只要他愿意臣服于我们大汉国,他就有资格成为朕的子民。
但是呢,这种融入大汉国并不是无条件的,他们必须要学会我们大韩国的语言和文字,必须要被我们大汉国的文化所同化,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就不能获得我们大汉国的身份,明白了吗?
你们也不要担心说通话失败会被朕责罚,其实朕也很清楚中有些人是食古不化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某个村庄的人难以同化的时候,把我们的军队搬出来,让我们的军队用刀剑和火枪去教育他们融入大汉国的必要性。”
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当地的地方官们明显也是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陛下的命令。
对于赵括来说,他其实能够从这一番动作和语言之中察觉出某些地方官看上去好像是下定了决心,应该是会在赵括离开之后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动作。
对于这种现象叫做其实是乐见其成的,想要统治一个地方柔和是必不可少的,但威严更是重中之重。
毕竟大汉国从这个时代来说,并不是这个地方的原住民,而是外来的征服者,作为征服者就一定要有征服者的威严,这是立场所决定的。
当然了,单单听这些地方官们的汇报,也不可能就会让赵括完全的了解到这个地方对于大汉国的融入已经到哪个地步了,所以赵括也是在出发的第3天随机乔装打扮了一番,然后选了路上刚刚路过了一个小村庄,带着毛遂和吕不韦以及几名护卫来了一波微服私访。
这个小村庄为什么会被赵括选中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赵括能够看得出来这个村庄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呢他们在耕地的时候运用的一些农具也并不算太过熟练。
赵括走向田野上那些正在工作的村民,村民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赵括等人的到来,纷纷直起身子,有些警惕地注视着赵括。
赵括微笑着举起双手,对着面前的村民们说道:“诸位不要担心,我是路过的商人,想要看一看你们这个村庄之中是不是有什么比较适合我拿去售卖的货物,如果有的话大家就好好的做点交易,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一直以来赵括在微服私访的时候都喜欢用商人这个身份,因为大汉国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社会,商人通常来说在各界都是比较欢迎的,而且也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赵括一个明显外地口音的人会出现在这些地方。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