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辽东的变化(第 2/4 页)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那就是说要压制商业对人口的掠夺,让人口固定在农业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华夏历史的那么多王朝,皇帝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重农抑商的原因。
赵括说的这些话当然是让吕不韦连连点头,这也是吕不韦之所以提出刚才那个意见的初衷。
但是,赵括又继续说道:“朕为什么会这么的放任这个商业活动的发展,是因为真不知道商业活动会对农业活动的人口产生掠夺吗?
当然不是。
但是呢,我们要讲的是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无解的。
换句话说就是商业确实可以聚集大量的人口,让仅仅少部分的人口留守在农业上,可是呢,这种留守就一定会导致农业衰落,就一定会导致大汉国缺少粮食吗?
不是的。
为什么不是呢?
因为我们现在大汉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了化肥,这种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产量的东西,而且呢,我们还拥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根据我所知科技部那边已经利用蒸汽机的力量制作出了一些能够帮助耕田的器械,相信很快就能够全国推广了。
不仅如此,我们现在的国家财政是很充足的,我们完全可以为农业人口提供足够的补贴,让他们这些农业人口感受到,即便是他们不进城去打工,依然也能够获得差不多的收入,这样的话在乡土情怀的作用下就会拥有足够的农业人口停留下来,在自己的土地上继续生产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现在控制的土地其实是非常非常多的,单单是这些土地都可以说缺少足够的人口来进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农民如果他面临的是进城打工和去耕作更多的农田,这个时候他未必就会选择进城打工。
为什么不进城打工呢?
因为他进城打工的话,拿的只是一份招不保息的工资,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工作更多的农田,这些田地就会伴随他一辈子,至少在他死亡之前他都不需要担心有一天他吃不起饭。
简单的说就是进城打工可能得到的钱更多,但是呢成立的消费也更高,攒下的钱可能会更少,留在农田里面工作的话,虽然说他得的钱可能很比较的低,但是有保证。
所以你懂了吧,大部分人并不是说他一定要赚到最多的钱,很多人他其实就是想简单的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这就足够了,而农业由于我们现在大汉国这种飞速扩张的特殊情况导致有大量多余的土地供给,那么就给这些农业人口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确实会源源不断的吞噬农业人口,但是呢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后,农业人口就肯定会稳住的,因为你要知道一旦进了城的那些人发现城里的工作压力那么大之后,他们是可能会倒流回农村的。
再加上粮食如果变得危急了,那么种粮食,也就变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事情了,那在商业思维的驱使下,同样也会有大量的人回流农村去种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