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争爵(第 2/2 页)
皇后怒目相视,这就是他的心里话吧,在他眼里,除了萧宏其他的儿子都视若无物,在有元后嫡长子的情况下,她的宣儿和庶子没什么区别,那如果没有元后嫡长子呢?她的宣儿就是唯一的嫡子了,她倒是要看看,届时一向信奉血统之说的皇帝再寻什么理由反对宣儿。
帝后因着这件事情大肆吵闹不欢而散,皇后不会就此罢休,宁侯煽动御史在朝上提出此事,认为向来除太子外的正宫嫡子便是七珠亲王,虽然如今储君未定,但四皇子的身份并未改变,他本来就该是七珠亲王的。
皇帝道:“你们也说了,在有太子的情况下其余的正宫嫡子封七珠亲王,但朕并未立储,四皇子身份不及荣王,没道理和荣王平起平坐,如果你们执意要为他挣这个名分,那朕立荣王为储,四皇子做七珠亲王便理所应当了。”
要么荣王为七珠亲王,四皇子做五珠亲王,要么荣王做太子,四皇子做七珠亲王,反正无论如何,四皇子就是不能和荣王平起平坐。
在朝上叫嚣这事的都是皇后一系的,不可能支持荣王为储,听到皇帝这话都没了声音,荣王一系的倒是喜出望外,陛下这是要立储了?
既然在朝上提了出来,他们又没争赢,便这么定下了,不仅如此,皇帝干脆连封号都定下了,给了个安字,示意他安分守己。
几位王爷的封号,大皇子封的平王,褒者可以是平安,平和,平定,平天下,贬者可以是平庸,平凡,端看别人怎么理解了。
二皇子封的荣王,怎么看都是好的,荣华富贵,无上尊荣。
三皇子封的锐王,他自己认为是利剑出鞘锐不可当,赞扬他的骁勇善战,而德妃认为皇帝在影射她的儿子只懂逞匹夫之勇,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倒是四皇子这个安王,好的可以说是平安喜乐,坏的便是安于现状安分守己,但无论怎么解释,都和国家大义沾不上边。
皇后气的砸了一对青花瓷瓶,去乾元殿找皇帝说理,“我们母子做错了什么?你若这么不待见宣儿,当初何不给我一碗药堕了他,荣王便是独一无二嫡长子,也没人和他争了。既生了下来,又为何百般苛待!别的皇子成婚时都好好的,怎么偏偏到他这儿就惹出这许多事呢!”
皇帝抬头看她,目光危险而游离:“你做错了什么?你做错的事情多着呢!你同宥儿说了什么?他怎么不去灼华宫了?他生母的事情,若不是你推波助澜,还真到不了那个地步!”
当初甄嫔一时头脑发热做出蠢事,然后去找了皇后主持公道,皇后趁势大做文章,揪着梓桃训斥,最后和皇帝大吵一架,跑到太后跟前哭诉。太后为了维护她正宫皇后的脸面,又不能怪罪儿子和怀了身孕的贵妃,只能拿了甄嫔开刀。甄嫔病死也是皇后早就算计到了的,之所以配合她闹腾,不过是想在甄嫔死后顺理成章的接手七皇子。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自然不可能让她如意,所以七皇子这么些年一个人长在皇子所,逢年过节这里吃一顿那里住一夜,虽然看着可怜,他却始终未松口给他寻一位母妃。
却不想时隔多年,没人提起这桩旧事,她自己倒提起来了,还敢恶人先告状咬梓桃一口,关于甄嫔的死,七皇子若实在要恨一个人,最该恨的就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