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伴读(第 2/4 页)
太后还不解气,兀自说道:“勾着你就算了,连我的宏儿都不放过,宏儿自搬去了前头,就不太往我这儿来,一有机会就往灼华居跑,去她那儿可比来我这儿勤多了,若是亲生的还能说句母子天性,他们这算什么呀!宏儿一出生就是哀家带着他,到头来竟比不得一个入宫没多久的宫妃!”
皇帝轻拍太后的背安抚她:“男孩子大了嘛,就不太喜欢和长辈腻在一起,宏儿和兄弟们也不和睦,宝婕妤性子天真,又比他大不了多少,两人能玩在一处,这不是马上要给宏儿选伴读了嘛,以后有伴读陪他,也就不爱往灼华居去了。”
“但愿如此吧!不过宏儿翻年就八岁了,到了男女大防的年纪,宝婕妤就比他大七岁,还是要注意些,这庶母嫡子的,惹人闲话。”
皇帝嘴唇微抿,这话他不太爱听,但太后正在气头上,他也不欲辩驳,只道“晓得了”
。
有了太后这话,皇帝要过几天和尚生活,梓桃也能好好休息几天。宫里为二皇子办了小晏选伴读,都是一些勋贵人家的男孩子,虽然是皇后操办,她却不好出场招待,只让明夏和她的心腹太监齐寿山去看着场子,安排了几位皇子出场,除了二皇子要选伴读,其他几个也要结交朋友不是。
皇帝看中的是理国公家的小孙子李承志和济宁候府的二少爷秦沛泽,前者武艺出众少年英才,后者文采斐然响誉京中,这两人一文一武一稳重勤勉一活泼热烈,正好互补,与二皇子互相砥砺。
不过二皇子没看重他们,无他,性格不和罢了,他看中了东海郡公家二房的次子,唤作萧寒的,按辈分来说是二皇子的堂兄,只不过东海郡公家算是落魄宗室了,妻妾子女一大堆却没几个成器的子弟,郡公之后是县公,再之后就是普通宗室了,东海郡公年近古稀还苦熬着,不就想为自家的爵位多撑几年嘛!
这光是身份就差太多了,二房可是没有爵位继承的,不过若是个出息的孩子,也不妨拉拔一番,毕竟是自家人呢。
皇帝让汪福禄去打听,次日汪福禄就给出了答案,“是个勤勉的孩子,只不过东海郡公家里孩子多,他又是二房的,还是次子,夹在中间不受重视,这回来宫里赴宴,他折了枝梅枝作剑比划,算不上精妙,只胜在新奇,吸引了殿下,后来与殿下说话,说的是民间趣事,什么天桥底下耍把式的呀,茶楼里说书的呀,哪位游客又出游记了呀,殿下听得津津有味,散宴后俨然是哥俩儿好了。”
皇帝听到这话便不喜了:“不务正业,心眼儿倒不少,如此损友,如何能让宏儿亲近他,朕就说他眼光不行,还自己挑,这挑的都是什么人,去告诉他,就李家和秦家公子了。”
二皇子一听来人回话便坐不住了,奔去了御书房找皇帝说话,“我就要寒堂哥,才不要那两个呢,那秦沛泽才心眼儿多呢,动不动引经据典,显摆自己多有文化,装的一副谦谦君子模样,那李承志更是狂妄自大,瞧他那样儿,哪像是要屈居人下的,估计还瞧不上我呢,我要这么两个人给我添堵做甚?”
皇帝沉下脸:“你懂什么!就知道凭自己喜好来,那两孩子朕都打听过了,品性好有才华家世也好,比那个萧寒强多了,就他们了。”
“我不!”
二皇子拽着皇帝的袖子耍赖,皇帝手一痒,差点又要把他拎起来打。到底孩子大了,要给他留些面子,最终父子两达成一致,过完年让这三人一起进宫,给他们一月试用期,若一月之后,他们父子两都满意,那就都留下,若有哪个不妥当的,就给赶出去。
话是这么说,但二皇子知道,这条规矩就是针对萧寒的,那两个出身大户,进了宫又给退回去,让济宁候和理国公的脸往哪儿搁呀!只希望萧寒争气一点儿,别让父皇抓到把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