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揣摩(第 1/2 页)
姑苏有一座青林书院,是江南学风最好的书院,和京中檀香书院并列为大梁书院的泰山北斗,每年科举高中的进士有十之六七是出自这两座书院。
最典型的例子,上届春闱的探花陆明禛和会元李修文便是出自檀香书院,林迅也在檀香书院学习,而此次在人才选拔大会上大放异彩的苏如钊便是出自姑苏青林书院。
此次人才选拔大会,大部分年轻举子或贫寒或富贵,多是出自这两座书院,檀香书院驻地便在京郊,参加考试也方便,青林书院的学子则需走水路来,院长向来存了和檀香书院一争高低的心思,此次有机会进京的都是书院中的翘楚,院长派了两位先生领着这些学子进京,都住在京中的鸿源客栈里。
苏如钊在文试上放浪形骸惹了圣怒,回客栈的路上同窗已经劝诫过他了,他也虚心接受,尤其有几个同窗排在他后头,皇帝被他气走了,可不就损了人家的机会,好在苏如钊平日里会做人,和谁都能打成一片,见他诚恳道歉,同窗也都原谅了他。毕竟他们都清楚此次进京是来做什么的,也并不想拔得头筹做驸马,他们的机会是在明年春闱上,只是惋惜少了一次御前表现的机会。
有那和苏如钊一向交好的同窗,打趣他道:“子温此次失态,难道真是被公主风姿所迷情难自禁,想做皇家驸马爷?”
苏如钊是家中独子,肩负着振兴苏家的责任,别看他平时潇洒不羁,其实最是努力上进,为人也善钻营,六岁便考进了青林书院,而后凭借自己在画艺上的天赋赢得了当年在青林书院暂教半年画艺的梅鹤山人汪睿清的青眼,收为了关门弟子,从此江南神童才名远播。
苏如钊的才华与心智都远超同龄人,而他自知家世不显,便越发地汲取人脉,却是取之有道,也不惹人诟病,熟识他的人都知道,苏如钊有入阁拜相之志,绝不可能甘愿做驸马。
他今日所为,看似是在向公主示爱,其实惹得皇帝大怒好感尽失,不治罪已然是皇帝惜才了,还想做驸马?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但若说他刻意如此,便是因为不想做驸马,又说不过去,那位公主明显对林家公子情意绵绵,他们也听说过这两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要公主不喜欢,苏如钊再有才气也安全的很,他何苦如此自损羽翼?
此时马车还在路上行驶,天子脚下,年轻人说话口无遮拦,也不晓得会不会隔墙有耳,苏如钊道:“公主高贵大方姿容丰艳,如何不叫人心生倾慕?我也是俗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况咱们进京不就是为着她么?”
哼,还说他不正经,那父女两才是最不正经的人,将科举大事与儿女私情混为一谈,那位公主更是不知羞耻,堂而皇之地如皇帝选秀般对他们挑挑拣拣,他觉得自己读书人的节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他们又不是歌伎,这般献艺算什么?
皇帝自己做了还不许旁人说?他们是进京来做什么的?不就是陪那位公主相亲么?既如此,他弹奏的曲子是最适合不过了。
大概是受恩师影响,他极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原本在江南时众人追捧他,偏偏如今进了京要他对着一个女子卑躬屈膝。他是决不能尚主的,先不提驸马无实权,便是那公主的厚颜无耻也无法让人接受,前脚还对着林家公子暗送秋波,后脚又看着他双眼发亮,这种女人娶了他头上会绿的发亮,偏偏身份又高贵,他休妻和离都不行。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