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暴乱(第 1/2 页)
关于小皇子的病情,皇帝最终还是过不了心里那关,发了皇榜昭告天下,替小皇子寻良医诊治。
梓桃在灼华宫听说了这个消息,心里狠松了一口气,他终于还是慈父之心战胜了帝王之志,决定做一个好父亲么?
只是皇榜发出去,除了引得百姓权贵们议论纷纷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回馈,皇榜哪里是那么好揭的。
虽然如此,梓桃还是很感激皇帝,他留下了孩子,让她免受骨肉分离之苦。皇帝送佛送到西,既然决定让儿子留下来,便按其余皇子的待遇来,给他议了序齿为八皇子,取名萧宜,意为顺遂昌平,是一个寓意非常好的名字。
他既留下了孩子,梓桃也就不和他赌气了,他去灼华宫氛围也就好了些,便也不再避着了,同以前一样,时常去看爱妃爱女,在别人看来,贵妃即使生了个哑巴皇子,圣宠依旧丰渥。
只是风波并未就此平息,皇帝发出皇榜后不久,蜀地便传来地动的消息,皇帝紧急召派官员赈灾,让礼郡王做督军,监护救灾物资前往蜀地。
皇帝虽然说不上爱民如子,但也算励精图治了,最起码他在位时没有什么大错处。先帝留下了一个富足的国库,民生财政都还好,他继位并无太大压力,是以他虽然没有功在千秋,但也没有能让人诟病的地方。
这回蜀地地动,原也是正常情况,蜀地地势险要,原就常有地动,只是偏偏在他发皇榜后不久,被有心人拿来攻戡,便道是天子失德,上苍先降残缺皇子示警,再降地灾处罚百姓,这是对皇室失德不满,对百姓拥戴失德皇室的行为不满,萧氏皇族不该再统治这片土地了。
这些谣言原只是民间一些邪异教派的封耳自娱,皇帝派了人去辟谣打压,也就是了,谁知蜀地那边却掀起了暴动,因为赈灾不到位,他们不满物资微薄,而眼看着自己的房屋家园毁于一旦,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那些官员却依旧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即使天灾怪不得他们,但在极度的绝望压抑之下,总有些人爆发。
凭什么他们做着最累的活,过最苦的日子,那些达官权贵什么都不用干却能耽于享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也学一学那陈涉吴广揭竿起义,成了便是人上人,输了大不了就是一条命,本来也已经一无所有了,他们还怕什么。
就是这一群亡命之徒,从蜀地重灾区逃出来,拿着镰刀锄头抢了几个官员财主的府邸,搜刮了些金银财宝,开始招兵买马,和那些乌合教派凑到了一起,不过几天时间,便占领了蜀地几个受灾颇轻些的地区。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