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请君入瓮(第 3/4 页)
钱渊尚未开口,突然眼神一凝,远处的天空隐隐有火光腾升,随之而来的是短暂划破长空的鸣笛声。
“烧吧,烧吧。”钱渊冷笑道:“烧个干净也好……钱某要让东南知晓,纵使亲身犯险,折损颇重,也不许商船私自出海!”
“谁想出海贩货,无钱某之许,只会有今日的下场!”
前后耗费大半年的时间,钱渊最主动的目的在于,斩断走私这条线……哪怕是短时间内的斩断,也是有必要的。
走私,在后世任何国家,都是明令禁止但都实实在在存在的,再如何的打击,走私也不会完全销声匿迹。
但视若无睹和捕杀走私海商,这是不同的。
若走私遍布东南,那钱渊在侯涛山设市通商有什么意义呢?
若视若无睹,那些东南大户定然纷纷效仿。
若能杀绝一批,让东南知晓自己的决心,在只需要缴纳一成货值的税银就能出海的前提下,会有很多海商权衡利弊得失。
毕竟,缴纳的税银并不多,而走私一旦事发……钱渊会让他们看到前车之鉴是什么下场!
钱渊不可能长久的待在镇海,东南也不可能只有镇海一个通商口岸,那立规矩,就是很重要的事。
如此大规模的捕杀走私海商,必然会遭到反噬,甚至会让人联想到当年东南令海商闻之色变的朱纨,所以钱渊需要一个借口,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借口。
这八家海商,就是借口。
事实上,戚继光、戚继美、杨文等陆续驻扎宁波,钱渊有的是机会一一剪除,但他将这八家海商留了下来。
以唐顺之拒海商出海贩货,逼这八家海商冒险走私,以谭七指、杨文杀人越货,点出自己和对方的仇怨,逼的对方铤而走险。
一步步计划,除了戚继光的突然调任,赵贞吉的突然巡视,钱渊的计划完美无缺。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