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明枪暗箭(第 2/4 页)
但钱渊在启程前,一一和吴百朋、俞大猷详谈,又在南下途中在梁湖和正在绞杀残寇的戚继光会了一面。
曹娥江上,钱渊转头环顾船上还剩下的百多名护卫,年初四十护卫入军,补充募兵至两百余人,一战下来又是数十伤亡。
不过护卫士气颇为高昂,梁生持刀夸功,嘴里喋喋不休,如彭峰等没能被选入突击甲士的护卫不免有点酸,也只能说说都来不及枭首,现在全都算到戚继光所部头上去了。
“少爷,东南事毕,何时入京?”王义小声问道:“可需做些准备?”
“东南事毕?”钱渊长叹了口气,“还早着呢,接下来还有汪直……”
到现在还没见过汪直,在钱渊的印象中,这是个性格捉摸不透的历史人物。
几年前勾连东南官员,联手剿灭数支倭寇,于沥港开设草市通商,汪直应该是个颇为圆滑的商人。
但历史上被胡宗宪诱骗上岸……从结果来看,汪直颇为天真,或许他认为浙直总督的许诺已经足够,却不知道这种事是胡宗宪不敢做主的。
甚至以钱渊阴暗的心里揣测,史书上胡宗宪建议汪直往杭州拜会浙江巡按王本固……其实是胡宗宪已经顶不住朝中科道言官弹劾的压力,借刀杀人。
历史上的胡宗宪在这个时候是不敢全面开战的,只能含糊其事诱汪直上岸,原因很简单,打不过。
就算是徐海,胡宗宪也只能行离间计各个击破,俞大猷当时都没开始编练新军,戚家军更是没影的事。
但这一世就未必了。
昨日和胡宗宪的交易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明枪暗箭。
钱渊非常明确的提出了,汪直送来徐海头颅,许开海禁通商一,而胡宗宪对此并不感兴趣。
钱渊的担心就在这儿,在见识了戚继光、戚继美、俞大猷几部麾下战力,胡宗宪似乎对和汪直开战拥有不小的信心。
想想也是,徐海和汪直开战年许,徐海精于战事,汪直只能靠雄厚的底蕴回旋……而上虞城下,戚继光三刻钟不到击溃徐海近四千精锐倭寇。
钱渊能理解胡宗宪,一方面汪直名声远播,被视为倭寇大头目,二来,抛开整体战局筹备不谈,此次大战中,胡宗宪其实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换句话说,他起到的作用远没有钱渊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