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经营东江(求个月票)(第 3/4 页)
不过,王一宁没这么说。他笑着对李判尹说道:“贵国不是正在南浦拓港设栈,将指定其为通商口岸嘛!等建成开放,必是商贾云集,百货不缺。”
看李判尹脸上露出苦色,王一宁又给他指了条明路,说道:“若是着急,可随商船前往青岛、上海,那里肯定有宝镜销售。”
李判尹连连点头,拱手感谢道:“还请王老爷费心安排,找相熟可靠之商船,以保财货之安全。”
王一宁颌首答应,觉得这个郡守除了买镜子,恐怕还有做商贸发财的想法。这个李判尹算是探路石,先来熟悉下商路和运作。
上船询问了押运人员,看到装载的煤炭,王一宁心中喜悦,勉励了一番,让他们下船歇息一天,明日再分运各海岛。
朝廷对东江的投入还是比较慷慨的,但皇帝也希望东江能发展生产,不求缴纳赋税,但要尽量做到自给自足。
为此,皇帝不仅给王一宁配了几个擅经营的帮手,还给王一宁不少的建议和指示。
比如海洋捕捞,先是满足东江军民,逐渐扩大后,便要向外销售,多创经济效益。
还有利用朝鲜的煤铁资源,先建个工坊制造生产生活工具,再扩大产能,打造兵器盔甲,也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让辽民别闲着,尽量都有活儿干,才能创造价值。
对于皇帝的想法,王一宁也是殚精竭虑地加以落实,有些措施已经见到了效果。
…………………
海风吹在脸上,凉意已显,却并不让人感到寒冷。
拂开额前的几丝乱发,英子看着海滩上那一大群或游或跑开心觅食的鸭子,又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海水退潮,正是放牧鸭群的好时候。海草、小鱼、小虾、螺、蚬等海中生物,便是鸭子的美餐。
除了鸭子,还有一群大鹅,象威武的将军,昂首挺胸地在滩涂上傲然走动。
多半个月的时间,英子总算是和这群恶霸混熟了。想起曾经被大鹅追着咬的狼狈,英子还觉得有些尴尬。
大鹅鸭子送到后,本来是想分到各家各户饲养,但要每家都抽出人来放鸭养殖,既浪费人力,又很不方便。
经过商量,新任的民政官张柱子拍板决定,鸭子和大鹅统一喂养,是岛民的共同财产,肉蛋均分。
英子和另一个姑娘便成了养鸭总管,每天一轮换,每月能多分两升杂粮。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