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协战两旗,仓鼠李成成(第 3/4 页)
就象东林党,多加罢黜贬谪的同时,也重用了左光斗、杨涟、李邦华等人。目前看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清屯充饷、整顿京营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但是——
朱由校收回了目光,拿起东厂递来的密奏,翻阅了起来。
重用厂卫的耳目作用,是朱由校掌握朝野风向,防备文官集团反弹的主要手段。
但百密一疏,到底还是有人在搞事情,并且拉上了国丈张国纪。要不是皇后张嫣禀告,朱由校还真被蒙在鼓中。
虽然还不清楚背后是何人指使,但朱由校基本上确定不是支持自己的。
出版《大明论坛》那样的报纸,这是要在舆论上跟自己作对?
朱由校扳着指头数了数,对自己不满的大概有这么几个,被罢黜贬谪的东林党和三党官员,清屯充饷中缴还土地的权贵地主,将在“因粮”实施时受损的豪绅。
至于被抄家下狱、等着秋后问斩的那些家伙,不太可能再咸鱼翻身,也没有那样的能量。
还有宗藩,朱由校也不认为他们有这样的胆量。
范围缩小了,朱由校也乐了。就这些家伙嘛,还想跟自己掰手腕,真是可笑啊!
一抬头,朱由校便对上李成成偷偷投注过来的目光。
李成成赶忙避开,装模作样地摸着小白的大脑袋。
朱由校笑了笑,正想逗逗这个未来的小“仓鼠”,看见王体乾捧着密奏匣子进殿,又收回了心思。
密奏不是什么高官呈上的,而是朱由校派至山西的秘密锦衣卫探悉的情报。
皇商八大家,朱由校忘不了这么出名的明末卖国贼。
但他也看过地图,就依现在边外的情况而言,想走私给建奴物资,却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建奴还局促于辽东,宣大边外是蒙古诸部,且是亲明的蒙古诸部,大车小辆千里迢迢运去辽东,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可尽管现在还不行,不代表将来,更不能说那些卖国贼不与建奴交通声息,递送情报。
所以,朱由校虽然没有轻易下结论,也没有急着下手,但却秘派锦衣卫对那八家进行严密的监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