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楷模(第 1/ 页)
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众将都退了出去。一夜没睡,又要安排这些善后事宜,朱以海也是感觉脑袋有些昏昏沉沉的,他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一夜……真是累的不轻啊。不过累归累,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想起来都令人开心啊。
这一仗很快就传扬出去,那些觊觎通州卫的人,想必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了。现在的南直隶地区,除开一些强力的政治势力,能动的了自己的人屈指可数了。
其他的人,朱以海可能不放在眼里,对于这次海盗劫掠事件的幕后主谋,两淮盐运使何世进,自己要好好考虑下在日后要如何对付下。经过这次的事件,这何世进明面上要对付自己是不太可能了,但是他毕竟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如果真要对付自己的话,办法还是很多,自己今后在这方还需要多多提防才是。
不过现在的通州卫还只是崭露头角而已,等到这一次自己把护庄队的规模再一次的扩大之后,自己手中有了近五千人的可战之兵,对于何世进这样的跳梁小丑,自己还真不怕他。假以时日,自己手底下的由钟大力带领的夜不收马队和西洋队官托雷斯带领的火炮部队能够早日成型。到那时候,别说一个何世进了,就算是和大明的正规军拉出来,枪对枪,炮对炮的干一场,自己也有这个胆气。
现在这个日子,过的实在是有些憋屈,干什么事情都是缩手缩脚的,根本就不敢放开了手脚干。如果不是有徐正耀在前面挡着,这通州卫自己都拿不下来。娘的,想想就觉得憋屈的慌,这种日子还要过多久啊,什么时候才可以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拉开了架势干。
不行,自己的步子要加快了。这次一下就将护庄队扩张到了五千人,相对于现在通州卫和王庄加在一起不到三万人的人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下抽调这么多的庄丁,已经影响到了这两个地方的建设了。
不行,这次回去,还要把费洛给找来,让他帮自己继续去河南一带拐卖人口去,这次最少要他给我拐个两万人来,要不真跟不上自己的扩张步伐。
朱以海的目标是,在自己老爹接替鲁王之前,把护庄队的人员最少要扩大到一万人。那样的话,自己才有资本去跟北京那位叫板,同时,有了那样的资本,才有资格去和关外那帮满洲鞑子一争高下。
这种成长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自己依然要过着偷偷摸摸隐藏实力的日子。但同时这种过程又是开心的,因为自己可以看着一支强军,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渐渐展露出自己狰狞的獠牙。
接下来的事情还是千头万绪。情报部门要建立;勋章要设计制造;还要派人跟着黑鲸去把那些海盗们的老窝扫荡一遍;还有……
反正事情很多,娘的,头疼啊……
崇祯七年九月,通州卫卫所击退大股海盗劫掠,总计斩首两千七百余具,缴获各类兵器无数。
此事震动南直隶,连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都亲自来文询问,在得到通州卫指挥徐正耀的战报之后如获至宝。以一千破三千,在这明末这个被鞑子打的城都不敢出的时候,犹如一支兴奋剂注入了王朝的体内,着实让普通的百姓们鼓舞了一阵子,也让通州卫卫所兵的战力一夜之间为南方各路军屯的楷模。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以海可没心思考虑这些了。现在的他在王庄里忙的很,黑鲸带着几百人去做对那些海盗的扫尾工作,而自己这边也开始了新兵的招募。
兵是开始招了,但各项物资也要迅速跟上。别的不说,光是五千人的军服就是一个大问题。况且九月过后就要过冬,为了缝制五千套战士的棉服,朱荣带着手下的人把泰兴城内所有布店的存货全部一扫而空,让泰兴城内大小布莊的老板们大赚了一笔,而且光靠这些现有的仓库存货远远的不够,还需要各大布莊的老板们群策群力,从其他的地方紧急调配一批布匹过来才能满足用量。另外五千套棉服的棉花也是一个极大的用量,光靠泰州现在当地的棉花存量也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的朱以海终于可以把手脚放开一些了,打着通州卫指挥使徐正耀的招牌,扩起军来算是名正言顺了。如此大笔的生意,让泰兴城里的不少商家都开始闻到商机的味道,看指挥使大人这个架势,以后所需要的布匹和棉花那可是一个海量啊,如果自己能走动走动,难道为卫所士兵提供布匹和棉花的独家供应权,那还不是财源广进啊。
别的不说啊,就说泰兴城内的吴家杂货铺,不就是因为和通州卫的指挥使大人展开了全面合作之后,现在已经是泰兴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商家了,现在听说了分号都开进燕京城里去了。关键是通州卫现在的军礼强盛啊,听说前几天还击退了几千海盗的进攻,跟军力如此强盛的卫所合作,不光是有钱赚,还能为自己今后在南直隶这一带行走贴上一张护身符啊。大家看看那吴家杂货铺的老板吴祖德就知道,之前一个小小杂货铺的老板,每个就靠着那么几两银子的利润勉强度日,连吃顿肉都得考虑好久,再看看现在吴祖德,连走路的时候眼睛都是放在头顶上的,走到泰兴的商会里,谁不呀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吴爷!”啊。
看着那发起来的吴祖德,泰兴城里的那些商号的老板们那个不眼红啊,以前没机会,这次终于盼到了通州卫扩军需要布匹、棉花,这个时候再不动起来,那岂不是都是傻子。于是乎负责这次军服物资采购的朱荣家,连日来是车水马龙,连门槛都要踩低了三寸。
随着布匹棉花等物资的到位,王庄的服装、被服工厂也开始全力的运转起来,从王庄和通州卫内招募来的大嫂子、小姑娘们用她们灵巧的双手飞快的缝制着那些冬装军服。她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为自己和家人赚取了丰厚的报酬。她们在大大补贴了家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