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产业链(第 1/ 页)
从武器工厂出来,朱以海接着又去了火药厂视察。在刚刚试铳的时候,刘玉菲在惊叹王庄武器长生产出来火铳的射击距离外,还注意到,火铳射击后产生的烟雾比自己以前见用过的火铳所产生的烟雾要小的多。
进入火药厂之后,她立刻就发现了泰兴火药厂与她以前见过的火药都不一样。泰兴王庄生产出来的火药呈现非常明显的颗粒状,与其他的粉末状黑火药完全是两种形态,这也许就是泰兴王庄生产出来的火铳威力会如此惊人的原因所在吧。
其实还是刘玉菲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毋庸置疑,硝化纤维颗粒火药增大了火药的威力,也极大的提升了火铳和火炮的射击距离。不过相应的,随着火药爆炸产生威力增加,对火铳铳管和火炮炮管的膛压也增加了,如果已经按照大明现有的技术生产火铳,原本坚固的火铳铳管与炮管就有会有随时炸膛的危险。所以,在采用钨钢工艺的同时,朱以海还在不断的试验着铳管、炮管与火药的最佳配比,这是一个极长的过程,需要在以后的实际使用中不断的完善。
视察完军用工厂,接着朱以海又去玻璃窑、水泥窑和肥皂厂看了看。自从这几个工厂的产量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朱以海就把这些都交给朱华了,他很少过来了。不过,现在看起来他把这些工厂管理的还不错,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进行着,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很高。这不废话吗?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能不卖力干嘛?
刚过完年的时候朱以海就开始在王庄内开设了养猪场和家禽养殖场,由朱荣的妻子杨氏负责管理着。养猪场里放养了五百多头生猪,其中还有一百多头母猪。现在是四月份,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朱以海看到那一百多头母猪都已经成功配种,怀上了小猪。到今年年底,王庄养猪场就可以来个大丰收。据杨氏报告,预计到时候可以出栏生猪一千多头。另外,猪栏里打扫出来的粪便什么的还可以用来肥田,这个纯天然绿色肥料,十分难得。
在这个时代,养殖牲畜可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大规模的养殖,更是需要小心照料。首先是大家都缺乏这种大规模养殖牲畜的经验,再就是这个时代对牲畜防疫工作的缺乏,坑爹的是,大明的兽医缺乏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除了一些骑兵部队中,在大明的民间,几乎没有兽医这个职业,这也是龙朔封建社会一直没有出现大规模养殖家畜的一大原因所在。想想看,在没有兽医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家畜养殖场,一旦发生牲畜传染病,养殖场所有人投入的金钱和汗水就全部打来了水漂了。再加上畜栏的搭建和平日的喂养,其实都是一门非常深厚的学问,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朱以海来到养猪场的时候,杨氏正带着几个壮妇在畜栏里忙活着,铲猪粪、冲洗猪舍、喂养生猪等等,都是忙的不亦乐乎。整个养猪场内都是一股臭烘烘的猪粪味道,闻着让人有些反胃。跟在朱以海身边的刘玉菲忍不住用手掩住了口鼻,看着那些忙碌的妇人们手中翻飞的养猪工具,竟然没有一点嫌弃的样子,心底里不禁暗暗有些佩服他们。
朱以海转过头对着她笑了笑道“刘姑娘,怎么的,这就受不了了吗?呵呵,平日里我们餐桌上香喷喷的肉食就是这么来的,不闻猪粪臭,哪来猪头香啊!你要是受不了,可以去外面等我们的!”
刘玉菲丢给他一个白眼,也不答话,只是自顾自的摇摇头,快走几步,反而是走到了朱以海的前面去和那些正在忙碌着的妇人们交谈,似乎要证明,她并不嫌弃这些养猪的妇人。
养猪场旁就是养殖鸡鸭的家禽养殖场和一个上百公顷的鱼塘,家禽养殖场里面圈养着上千只的鸡鸭,江南地区多虫,这些鸡鸭平日里被放养到王庄的周边的那些草丛和灌木中,一旦到了稻田需要除虫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些鸡鸭放到田中啄食害虫。这些家禽排泄出来的鸡粪鸭粪还可以用来作为一旁养鱼塘中各种鱼类的饲料。
这些都是朱以海根据后世产业链养殖法所想出来的办法,鸡鸭粪养鱼,等到鱼塘收获后,那些乌黑的塘泥又是极好的农田肥料。现在的泰兴王庄,在朱以海的规划下,逐渐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假以时日,一定会结出让朱以海满意的硕果。
把各类工厂和养殖场视察一边之后,朱以海是比较满意的。一年不到的时间,原本破败的毫无生气王庄,现在已经是颇有朝气了。虽然说不上人人富足,但至少是现在家家户户有饭吃,不用像以前那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天天想着怎么养活着一家人了。
朱以海这边是满意了,不过他身边却有个不满意的人。这不,自从跟着小王爷溜达了一圈,刘玉菲的眼中就充满了怨念,时不时的给自己丢一个白眼,弄的朱以海有点莫名其妙,自己这又是怎么着她了,看那小眼神,好像是恨不得要杀死自己一百遍。
终于,在美女眼神杀死了无数次后,朱以海忍不住了,把跟在身边的朱荣等人打发走之后,转过身来问道:“刘姑娘,不知道在下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为何一直是这种那什么……”总不能说别人在用眼神杀死自己吧,他只好把说了一半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你答应我的港口呢?还有你说的海船呢?现在都在那里?难不成,你打算在养鸡场旁边的那个鱼塘里建港口?”刘玉菲如同连珠炮般的发问,把朱以海给问了个哑口无言。
“嗯,这个……”朱以海挠了挠脑袋,哭丧着脸答道:“出海口是有了,港口嘛,也在规划当中,至于说海船嘛,都没开始造呢……”最后一句话,朱以海说的如同蚊子叫,那声音估计他自己都听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