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江南冬色(第 1/ 页)
看着朱以海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卢燕燕捂着嘴偷笑了一下道:“卢六可是我哥哥身边最好的贴身亲兵,还曾经几次救过我哥哥的命呢!要不然,你以为随便拉一个人就有这么好的身手啊!”
朱以海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道:“我还以为你们卢家的仆人们都是一个的武艺高强呢,毕竟你大哥卢象升可是名声在外啊!”
提到卢象升,卢燕燕话里话外都是充满了自豪“我大哥可是进士出身,说起来也是满腹经纶的。不像现在大部分的那些总兵什么的,都是一些大字不识的一箩筐的丘八!”说了这,卢燕燕瘪了瘪嘴,貌似对她口中所说的那些丘八们很是瞧不起。
听了卢燕燕的话,朱以海也是一阵的苦笑。如果人人都像你哥哥那么变态,下马能作诗,上马能砍人,大明也不会落到当前这个境地了。
“听起来,好像姑娘对你大哥是十分推崇啊……”朱以海饶有兴致的问道
“那当然,我大哥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虽然他是以文进位,但是在军事上,比那些所谓的将军们可是一点都不差,。在祯二年的十月,东虏皇太极率军宁锦防线,转而从蒙古绕道而行,行进到喜峰口这个大明防守薄弱之地才突入到关内了,当时整个京师为之震动,好像是叫什么……哦对了,\\己巳之变\\。当时我大哥就招募了一万兵马,火速进京协助防卫。因为这个功绩,在崇祯三年,我大哥就被朝廷提拔为右参政兼副使,奉旨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对外号称\\天雄军\\。到了崇祯四年,因为我大哥在当地的政绩和品行都异常突出,最后受到帝师孙承宗的推举,升任了按察使,不过虽然是文职,他却得到皇上亲自下旨,依旧可以治军。在同年的九月,有些暴民在陕西、山城境内难以立足,就结伙流窜到了京师的南部和河南北部,当时我大哥的天雄军正好就驻扎在顺德、真定那一带,很快这些流窜的乌合之众就被我大哥击退了,我大哥因为作战勇猛,被那些贼军们送了个‘卢阎王’的绰号。”说起卢象升的光荣事迹,卢燕燕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朱以海看的出来,这个大哥就是她的骄傲。
看着已经说得有些兴奋的卢燕燕,朱以海忍不住暗自的一声叹息。这样一个擎天之柱式样的人才,却在四年后的巨鹿一战,因为太监高起潜的拒不发援兵而战死,而且在他死后,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嗣昌还怕他没死,以后会来报复自己,于是就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其中有一个叫俞振龙的巡逻兵查看之后,回来告诉杨嗣昌,卢象升是真的死了。其实站在杨嗣昌个人的立场而言,他是希望那些去查看的人回来报告说卢象升没死,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
于是就在这个时候,朱以海的心中就有了一个计划,一个几乎可以捅破天的计划。这是后事,我们以后再说。
看着还在那一脸兴奋谈论着自己大哥卢燕燕,朱以海不忍打断,在一帮静静的听着卢燕燕的讲述。
小冰河时期南方的夜晚还是有些寒冷的,虽然说前几天的下的雪已经基本消融赶紧了,但是到了晚上,气温还是下降的厉害。按照朱以海的估计,这时候的气温差不多有零下三四度了,呼呼的寒风吹在脸上还是有些生疼。虽然卢燕燕还在那低声讲述着自己大哥的光荣事迹,朱以海觉得还是有必要打断她。毕竟她是个女孩子,这么冷的天气,万一着凉了就糟了。这年关将近,如果在过年的时候生病,对于讲究开门大吉的龙朔人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卢姑娘,天色晚了,外面天寒地冻的,我还是送你回去吧!”朱以海打断了正讲在兴头上的卢燕燕,虽然打断人说话很不好,但毕竟也是为了她的身体着想。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卢燕燕好像也反应过来,这半夜三更,孤男寡女的在外面独处也确实不好。便点了点头,由朱以海扶着回去了房中。
第二天一大早,朱以海带着朱家四兄弟、顾炎武和妻子张宁儿出发前往泰兴县城。
一路上看着远处环绕的小山,路边流淌的涓涓细流,不远处落光了树叶的枝丫上那未融化的冬雪,好一幅宁静的江南风光图。
一行人在下午时分进入泰兴县城内,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正所谓“瑞雪兆丰年”,而且今日的天气是这段时间里最好的了,整个天空一扫前段时间的灰蒙暗涩,换以一篇湛蓝的天空,上面还点缀着几朵不断变换着形状的白云,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晴朗了不少。
一路走来,看着县城里的百姓也正在忙碌的筹备着即将到来的新年,整个大街上都充满了喜庆的模样,来来往往的行人脸上也是或多或少的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看着这些善良的百姓,朱以海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多么淳朴的百姓啊,只要有一口饱饭吃,有一件粗布衣穿,不至于饿死冻死,他们就可以满足了。可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他们都无法得到满足呢?
跟在朱以海身边朱家几兄弟这段时间和他都相处的很融洽,特别朱富,自打从蟠龙回来之后,对自家的这位小王爷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这一路上,小王爷都没怎么说话,朱富也是觉察到了朱以海的异常,便悄悄的催动马匹,靠近朱以海小声关心道:“小王爷,这新年将至,前几日又下了一场大雪,这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这么好的日子,小王爷难道有什么不快的心事吗?”
朱以海赶忙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敷衍道:“没什么,我只是看到天气寒冷,担心庄子里那些新来的流民是否能够安然的过冬。”
“哦,原来小王爷是担心这个啊!请您放心,新做出来的棉衣在前几日就发放下去了,想必有了这些棉衣,那些新来的流民是可以安然过冬的。再说了,我们临来之前不是还给庄子里的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些御寒用的木炭吗?虽然不多,但足以帮助他们渡过这个寒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