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可怜的传教士(第 1/2 页)
令朱以海惊奇的是在他的印象中,西方传教士不是应该身穿黑色牧师服,脖子上戴着十字架的吗?这位传教士怎么穿着龙朔的文士服啊。而让朱以海失望的是,他的本意是想找一些精通科学技术的人,传教士这种身份的人虽然说也有不少精通科学技术的,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传播宗教,他可不想在自己的王庄内出现一大批只知道宣扬上帝福音的教徒,在加上后世那些来华的传教士们,打着传教的幌子实则是对中华民众实行欺压和侵略。
这弗洛伊德也就是费洛其实在天启年间就来到龙朔,他的第一个落脚地就是蟠龙。他在蟠龙学习了几年中文之后,通过关系才进入大明内陆。本来他抱着对天主教的一种狂热来到龙朔,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是天主教在龙朔内陆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他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龙朔的传统文化就是把自己的国家当做世界的中心,把那些外来的文化称作“蛮”“蛮”,所以不论是在朝为官的官员,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把这些传教士带来的所有文化称为“蛮”“夷”,予以拒绝。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释道儒这三种宗教无疑是社会的主流,而汶洲的传教士们所带来的天主教又缺乏足够的包容性,他们主张与其他的一切宗教划清界限,这就使得费洛这样的传教士很难在龙朔立足。虽然他们也尝试改变,例如学习中文、学传文士服,但是他们从骨子里还是排斥龙朔传统文化的。
处于礼节,朱以海端起酒杯道:“费先生不辞辛劳来我大明传播福音,其精神令在下钦佩,来,我敬先生一杯!”
这一句“不辞辛劳”可是说到费洛的心坎上去了,他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但又怕在小王爷面前失了礼节,赶紧起身回敬了朱以海一杯,这才红着双眼坐了回去。其实费洛这样的传教士可以算得是一种开拓者,他们大多人心中有着自己所坚持的信念,最不缺乏的就是百折不挠的勇气。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铁人,他们同样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肯定,朱以海这样一句礼节上的话,竟然无意间让费洛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其实现在朱以海并不是很在意费洛这样的传教士来华到底有什么目的,他所关系的是费洛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显然费洛的想法和朱以海差不多,他同样不在意这位小王爷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他只关心自己能否从这位小王爷身上得到支持,然后让他在泰兴发展更多的教徒。
看着费洛红红的双眼,朱以海若有所思的问道:“费先生这次肯接受邀请来到泰兴,也是准备来这里传教的?”
费洛点点头道:“费洛自天启六年离开蟠龙,先是到达南昌,之后又在九江、河城、金陵等地游历,对于江南这一带还是较为熟悉的。我在去年回到蟠龙,得到教廷指示,在大明的江南富庶之地建立一些教友集会和神父住宿之地,这次跟着贵府的商船来到泰兴,就是希望能完成教廷交给我的任务。”
朱以海暗自思虑了一下,估计这费洛所说的教友集会和神父住宿之地就是教堂。对于这教堂朱以海倒是不陌生,记得在自己穿越之前读大学的时候,自己暗恋的一个女生就是个教徒。她每个周末都要去教堂做礼拜,自己曾经无数次的跟踪保护,希望能有个英雄救美的机会,只是可惜一直到毕业,自己都没有等到这种机会。
“先生既然在我大明游历多年,想来也发展了不少信徒吧?不知道现在先生……嗯神父您现在发展了多少信徒呢?”朱以海好奇的问道。
“嗯……这……”提到自己发展了多少信徒,这费洛显然有些尴尬,他老脸一红结结巴巴的继续说道:“其实……其实不瞒小王爷说,虽然……虽然我们已经……已经尽可能的融入大明的……的生活了,但是……但是到目前为止,发展了信徒有……有……”说道具体人数时,费洛不好意思的伸出四根手指。
“四百人?”朱以海猜道。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