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寿宴(第 1/ 页)
看顾炎武还在那犹豫,朱以海笑眯眯的说道:“一转眼这也到晌午时分了,想来先生的肚子也饿了。今天是我伯父六十五岁的大寿,我就借花献佛请先生进去喝一杯如何?”
“此话当真,小王爷莫要框我!”顾炎武有点难以置信,自己一个穷酸秀才,有何资格去参加鲁王的寿宴。现在朱以海竟然邀请自己去参加鲁王的寿宴,自己这不是在做梦吧。
对于顾炎武的反应,朱以海一点都不奇怪。今天参加鲁王寿辰的都是山城官场上数得着的人物,顾炎武虽说不是一介布衣,但也仅仅是个穷酸秀才而已,如果自己能把他带进去参加寿宴,那可对他莫大的抬举。
他微微一笑道:“呵呵,先生看我像是个说大话的人吗?来、随我来。”他边说,就边拉起了顾炎武的手就要往王府里去。
“稍等”出言道。
他郑重的把衣服上的皱褶拉平,又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正了正头上的儒巾,这才满脸兴奋的跟着朱以海朝着王府内走去。一路上有不少认识顾炎武的人看着他跟在朱以海身后走入王府皆是目瞪口呆,他们弄不明白这里面的内情。只知道,顾炎武凭借着一首诗,就让鲁王府的人另眼相看,还被带进了鲁王的寿宴内。
两人一起走入王府内,朱以海环顾了一下四周,这人也确实来的差不多了,朱以海就带着顾炎武随意的找了个位置做了下来。
朱以海还好,因为今天陪着朱姒薇迎来送往的大官见多了,有点麻木。可是顾炎武那见过这个啊,就看见满屋子红色绯色的官服在眼前晃来晃去,锦鸡、孔雀、老虎的各种补子满屋子乱窜,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高品阶的官啊,在这些人面前,自己这个穷酸秀才实在是有点“鹤立鸡群”了,一时间他感觉自己的手脚都不知道望那搁了。
朱以海在桌子底下轻轻碰了碰他,示意他放松,不要紧张。顾炎武紧张的点点头,长吸了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
做为今天寿宴的主角,鲁王朱寿鋐当然要首先起来说话。只见他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高高的举起酒杯清了清嗓子道:“咳咳,今天是老夫六十五岁的寿辰,蒙皇上恩典允许本王广开寿诞,这才有了今天的高朋满座啊,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杯酒,应该遥敬皇上一杯。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祝我大明江山万年万年万万年。”
在场的众人皆是跟着举起酒杯高呼:“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祝我大明江山万年万年万万年。”一时间声动万里,气势颇为浩大。
接下来朱寿鋐又说了一通套话,都是一些感谢皇恩,感谢在场的诸位来个他祝寿的场面话。这应该就是明朝的祝酒词了吧,等寿星说完之后,大家都坐下来,准备开始吃吃喝喝了。
看了看到场的众人,朱以海是暗暗咂舌。由于在门口迎接的时候,这的人朱姒薇大部分都给自己介绍过了,所以这些人朱以海知道了个大概。这里现在可是聚集这山城大一半的高层官员。
山城巡抚朱大典、山城总兵刘泽清、山城布政使黄图安……等等一系列的山城各地官员,朱以海默默的数了一下,到场的各地官员总共有七十多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刚刚朱姒薇介绍给自己的,而朱以海真正认识的恐怕是凤毛麟角。毕竟能在史书上留下大名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而在这些人当中,朱以海最熟悉的莫过于山城巡抚朱大典和山城总兵刘泽清了。虽然这两个人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大名,但是两个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朱大典为官时官声极差,史书上记载朱大典“饶有才,而性奇贪,多行暴虐”。他督师凤阳的时候,“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人拟其富且敌国”。朱大典的贪婪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却在1646年4月,清兵围攻金华时,朱大典散尽家中所有钱财招募军士,亲自率领军士镇守婺城,使的清兵围困婺城三个月都未能攻陷。到最后由于城内粮草不住,再加上是孤军奋战,虽然大家都是奋勇抵抗,但是由于有一段城墙是新修建的,这一情况被清兵知道后,他们调集火炮,集中轰击这一段新修建的城墙了,终于被清军轰塌了。不过,朱大典并未因此放弃抵抗,而是在明知不敌得情况下,仍然拼死抵抗,一直到身边的将士几乎全部战死后。看见实在是已经无力回天了,才将家人幕僚都召集到一起,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火药,最后全家一起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在后世,朱以海趁着出差金华的时候,还特地去过朱大典殉国的地方进行过游览。当时朱大典当年曾栖身的伏龙庙还在,而经修复的朱大典读书处又恢复了原貌。长山当地的一些热心群众还自愿出资,在朱大典读书处,请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撰绘了朱大典的生平事迹,以激励后代子孙勤学爱国。
从主朱大典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不过你做过什么德行有亏的事情,只要你在大是民族气节上保持高洁,老百姓就不会忘记你。
而另一个人刘泽清的经历就有些令人不堪了,首先,在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领部队火速进京师勤王,他撒谎说自己因为打猎,从马上摔了下来,无法前往京师。其实他哪里有什么坠马受伤的事,只是因为他怕死,不敢去面对当时风头正盛大顺军。不久之后,大顺军进入山城,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自成他又是不战而逃,带着他手下的部队向南一路奔逃到淮安之后才安定下来。后来他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了东平伯,不过他这位东平王想的可不是如何整顿军备收复失地,而是整天和南明朝廷中的那些奸臣们勾搭成奸,成天仗着自己手中的兵权威胁南明皇帝,在朝廷排除异己,把好好的一个朝廷是弄的乌烟瘴气。
当时的南明朝廷还占据着江南的大片富庶之地,如果说当时能有个岳飞式的人物挺身而出,不说能立刻收复故土,但是保住南明的半壁江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以说,大明朝有一半是亡在了刘泽清这样的骄兵悍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