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发财大计(第 1/2 页)
第二天朱以海起的很早,他想借着早上的时光去街上转一转,看看这个时代一些风土人情。更重要是想看看明末整体的一个民生情况,为自己的赚钱大计打个前站。
他也没告诉别人,只是和打个朱以派知会了一声,便带着一个贴身小厮就出了王府。其实朱以派是反对朱以海出去的,他这病才刚刚好点就往外跑,万一又摔着了怎么办。而且如今的世道也不大太平,万一出点什么事,自己如何跟爹娘交待啊。
不过到最后,朱以派还是没能抵挡住朱以海的死缠烂打,还是点头同意了让他出去逛逛。不过要求他必须带上一个仆人,而且一再嘱咐,只能在泰兴城里转,绝对不能出城。朱以海千恩万谢之后,带着自己的贴身小厮朱贵就出了门。
这泰兴城也就是后世的江苏泰兴市,正是朱以海的便宜老爹朱寿镛的封地。这时的泰兴城还不是很大,整个府城内的人口大概也就在四五万人左右,也就是后世一个小县城的规模。
朱以海出了泰兴王府,在城里的大街上随意的走动着,朱贵则蹦蹦跳跳的跟在身后。这朱贵是王府一个老家人朱石的儿子,家里总共有四兄弟,朱贵最小,上面还有三个哥哥朱荣、朱华、朱富。由于朱石以前就是朱寿镛的贴身仆人,在朱寿镛封了泰兴王之后,他又跟着一起来了泰兴,这关系自己比旁人要亲密的多。再加上这朱贵和朱以海的年龄又相仿,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朱以海的贴身小厮。这朱贵平日里都是陪着朱以海在王府里呆着,难得出府一趟,这好不容易跟着小主人出来逛街,当然是开心的很,跟在朱以海身边不停的说着沿途看见的稀奇事物。
两个人漫无目的闲逛着,一路上除了一些贩卖蔬菜瓜果的小地摊,也没见到有多少繁华的商铺。最受不了的是这大街上的卫生情况不是很好,街道两旁散落着满地的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房屋大多街上的行人也大多身材矮小面有菜色,那样子一看就知道就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的。
看着眼前这略显破败的景象,朱以海皱了皱眉,这么漫无目的的逛下去不行啊,自己可是出来打探商机的。他转过身挥手把朱贵招呼过来问道:“怎么这一路看过来都没见到商铺啊,难道这泰兴城里连一间像样的商铺都没有吗?”
听了朱以海的问话,朱贵显得有些吃惊,连忙回答道:“少爷,我们走的这条街是城西是泰兴城里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城里的商铺多聚集在城东。这些少爷难道都忘记了吗?那里可是你以前最喜欢去的地方啊?”
好吧,这一问不要紧,一问差点露馅。朱以海连忙咳嗽了几声,将自己脸上尴尬之色掩饰了过去心虚的说道:“哦、哦,记得记得……只是这次从马上摔下来,有的许多事情记得不是太清楚。”
说完这句话,朱以海快步就望城东方向走去,惹得朱贵紧跟在后面大喊:“少爷等等我,等我啊,少爷,你不要走那么快,小心摔着!”
朱贵一路追着朱以海跑到了东大街。这东大街果然是比刚刚那西大街要好的多,至少路两边没有生活垃圾,空气中也弥漫着一些酒楼里飘出的酒香。
对嘛,这才是自己要找的“商业区”。朱以海仔细的观察着路两边的商铺,酒楼、绸缎庄、点心铺在这条大街上都可以找得到。他甚至还在这里发现了后世影视作品中鼎鼎大名的银楼,也就是我们平常人口中的钱庄。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朱以海心中不断的发出感叹。这还是在明末这样一个乱世,一个小小的泰兴城就已经聚集了如此的多的商铺,如果是在“永乐”年或者是“弘治”年这样的盛世,该是怎么样的一幅繁华景象啊。
就在朱以海赞叹于城市的繁华时候,突然一股香气钻入了朱以海的鼻孔里。这味道好熟悉啊,是什么东西发出的?他举目四处张望了一下,想要寻找那股气味发出的源头。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