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斗升小民(第 1/2 页)
公元二零一七年七月,龙朔北方山城姬城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皆是匆匆而行,这些人有的是家人做好了晚饭等待着他们的归来,有的是忙于人际交往,皆是行色匆匆,无暇与欣赏这城市的繁华夜景。
老城区一间凌乱的出租屋内,朱海赤裸着上身,下身则只穿着一件裤衩,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的看着电脑屏幕。
朱海是一名才毕业一年多的大学生。学的是化学专业,因此在一家工厂里找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了解化学专业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专业带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就业路子比较窄,一般学这个专业的人都是选择留在学校进修获取更高的学位,因为在化学这个领域内,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很难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只有获取更高的学位,才有机会在国内化学的领域中获得一席之地,从而才有机会登上人生巅峰。
只是要进修就需要钱,朱海的父亲早逝,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他抚养长大。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海实在是不忍心让母亲为了让自己考研再继续辛苦下去,所以在一毕业之后就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化工厂当了一名普通的质检员。
由于刚进入单位,工厂的工资每个月就两千多块,每个月给妈妈寄去八百元生活费,再除了房租和日常生活所需,朱海基本上剩不下什么钱,就更别谈什么找女朋友了。所以,朱海下班之后唯一的乐趣就是回到出租屋上网。
朱海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一样,他在网上从来不聊天和打游戏,在他眼里,那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朱海在网络中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各个BBS里看帖和发帖。特别是在贴吧和各位吧友讨论关于明朝灭亡的那段历史。
今天照例,刚下班他就脱了衣服,只穿着一条裤衩就坐在电脑前。在以前常去的几个贴吧转了转,也没什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看了看电脑下方的时钟,差不多快到晚上八点了,肚子这个时候也感觉有点饿,朱海于是便起身准备去泡包方便面。
刚把面拆开,开水还没倒进去,只听见窗外“轰隆隆”一声雷响。
“我靠,这天气咋说变就变啊,回来的时候,太阳都能晒死人,这到了晚上咋下起雨了!”朱海嘴里边嘟囔着边放下手中的“康师傅”朝着窗户走去。为了省电费,大热天的他连空调都舍不得开,好在这屋子在五楼,开了窗户后,这过堂风风还是挺大的,吹在人身上颇为凉爽。不过这下雨的话可得赶紧关窗户,要不窗台前的电脑如果淋了雨,他可要心疼坏了,那可是现这房间里在最值钱的东西了。
趁着泡方便面的功夫,朱海又坐在了电脑前,这个时候突然看见了论坛出现了一幅新帖子,帖子的题目叫《大明灭亡的必然性》,在看发帖人的ID叫什么“再活五百年”。
我勒个去,这名字一看就是一名“清”粉,竟然敢跑到我们大明贴子区来叫嚣,这是欺负我大明无人嘛!
朱海火从心起,点击帖子题目浏览。
还没看完,就已经快要把朱海的肺都快给气炸了。
这篇帖子,把大明朝从皇帝到大臣,从官吏体制到军队管理统统批了体无完肤,接着又把明朝的那些皇帝一个个给扒拉出来,什么“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最懒皇帝”“道士皇帝”“木匠皇帝”。特别是在帖子的最后,竟然说大清朝是天命所归,凭着关外一百万不到的女真人,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把如同庞然大物的大明朝轻易的就给灭了。然后又把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给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简直快成了中华五千中最英明神武的存在。
这帖子不回击不行,否则我就不要在这贴吧混了!
直接点击回复
大明龙脉:“帖主的观点我觉得不光是以偏概全了,而且你的文章中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你说明朝,有个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但你在文章后面又把明朝的政治体制给批了个一无是处。试想,如果没有良好的政治制度,如何在一个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情况下,保持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行。现在看来,万历皇帝即使是二十多年不上朝,但当时大明朝的经济仍然是处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龙朔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当时龙朔的苏杭地区已经有了类似现代织布工厂的纺织作坊,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不可否认,这已经接近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是在这一时期,西方一些传教士的到来,使得龙朔已经有了西学东渐的雏形,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的精神……”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