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赵高的来历(第 2/2 页)
对于这样的情况,那些深受秦国压迫又同时在赵国为质的质子自然不会给嬴政好脸色,于是嬴政也被众人孤立了起来,在赵国的生活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
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嬴政和赵高这两个不同身份却有着相同命运的孩子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他们能够理解对方的那种感受,或许这就是惺惺相惜吧。反正最后二人成了好朋友,因为嬴政是王子,而赵高只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后人,所以赵高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嬴政的跟班,他们二人抱成团在这赵国的质子圈和贵圈之中相互依靠。
后来,或许是有人见不得嬴政过得太舒服,也或许是有人觉得赵高是赵人,不应该与身为秦人的嬴政走得太近。于是略施了一些手段,让赵高的母亲被捕入狱,要知道赵高虽然是赵氏宗亲,可是却是一个已经没落的赵氏宗亲,要对付这种人很容易。
赵高母亲的案子很快便有了结果,人证物证俱在,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疑惑的,按照赵国了法律,赵高的母亲受刑戮,而赵高几个兄弟也纷纷的被施以了宫刑。
小小年纪的赵高突逢如此巨大的变故有些懵了,或许是因为宫刑的缘故,赵高从此性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变得待人更加的冷漠,更加的阴寒。不过在嬴政面前,赵高还是之前的那个赵高,不过那时他对于赵国便再无半分感情,剩下的只有滔天的恨意。
后来,嬴政回国继承王位之后,曾专门派人去赵国调查当年的事情。原来当年赵高一家所遭受的悲剧,其根源还是嬴政,因为照顾了某些人见不得嬴政过得舒服,想要拔除嬴政唯一的小跟班,于是便选择了对赵高的家族动手。
知道真相之后的赵高很是冷静,似乎那件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似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秦王嬴政对赵高就很深的信任,不顾秦法的升迁规则,直接将赵高提升为中车府令,一直随侍在秦王嬴政左右。
“那么以老将军对赵高的了解,您是否发现赵高最近似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但石磊如此发问,王翦很是慎重的沉思了一会儿,冲着石磊点了点头,道:“具体的情况老夫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应该是灭赵之后,具体的应该是在灭魏的前后,那个时候赵高开始向秦王推荐一些人进入朝堂。”
“你问这些做什么?怎么武安侯突然对赵高来了兴趣?”王翦有些疑惑的望着石磊,在他的印象之中,石磊虽然与赵高推荐的那些人有所交恶,可是并不能代表什么,最多只不过算是政见不合罢了。
“没什么!只是有些好奇这赵高究竟从哪里找出来这么多能人异士?”石磊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其实使人怀疑阴阳家家主可能与赵高有关系,就算不是赵高,赵高也有可能是阴阳家的人,最起码与阴阳家有关联。
不过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他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而且有关阴阳家家主这件事情,石磊觉得还是不让王翦知道了为好。因为这件事情所涉及的东西太广了,而且有些事背后的牵连太大,而且长生不老这种有伤天和的东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过王翦是谁,虽然石磊说没什么,可王翦却从石磊的神色之中这件事必定非同小可,心中已经悄悄的将赵高记下了,日后必将多留一个心眼。虽然王姐也不明白石磊为何会突然打听赵高的事,可是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原来只是必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有所依据的。
“不知武安侯日后有何打算?”既然石磊不愿意说,王翦也不打算强求,微笑的转移了话题。
“如今天下七国已经只剩下秦齐两国,而且这齐国就如风雨之中的一片落叶,随时都可能被倾覆,根本不足为惧。秦王一统天下的目标就要实现,这秦国自然也就不需要我在做些什么了,所以我打算去楚地看看,一来领略一下江南风光,欣赏一下楚国的美姬;二来顺道找一下项氏的后人,虽然项燕已死,可是项梁仍然在逃,楚地之中仍然有很多世族对我秦国颇有怨言。”
王翦对于石磊的决定不置可否,从内心深处来说,他其实是有些不愿意石磊前往楚地的。对于石磊的本事,王翦心里是很清楚的,若是天下大事还未定之前,秦王或许会对使你信任有加,大加重用。可是如今天下大势已定,以秦王的猜疑之心,石磊在秦国肯定难以施展他毕生的抱负,进入楚国追击项氏一族的逃亡之人或许是实现他能力的最好选择。
可是石磊在这个时候离开秦国,很难保证秦王嬴政以及某些人不会另作他想,这也是王翦为何已经卸职了却一直呆在咸阳的原因之一,他必须要让秦王看到他的卸职并非是迂回,而是真正的无心朝堂、无心军权。
王翦的担心石磊也明白,可是他石磊不是那种畏难而退的人。而且对于楚国,石磊也有他非去不可的理由,史书中初汉三杰之中韩信已经成为了他的徒弟,而张良自从韩国被灭之后就一直没了踪迹,石磊多方打探却也一无所获,但是最后一个萧何,石磊却是知道他在哪里的。不管是为了项氏余孽,还是为了这萧何,石磊都非去不可。
不过石磊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打算前往楚国的时候,秦王嬴政针对他却又设了一个局,而且还让他有幸认识到了一位美人。因为这位美人,石磊同秦王嬴政最后一丝同门之谊被消耗的淡然无存,从此之后,他们二人之间有的只有君臣情分,除了君臣情分之外再无半点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