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项燕的掣肘(第 1/ 页)
解决掉自家的事之后,没有了楚王这个掣肘的存在,项燕终于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秦军。对于秦军的进攻,项燕其实早有准备,在得到秦军大军出击消息的那一刻,项燕便立即幕府聚将,当着楚军众将的面宣布了他的御秦方略:
“诸位,”望着帐中的楚军将领,项燕心中有一丝激动,他是一位将军,一位胸有韬略的将军,他自然希望能够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才能。而放眼天下,没有什么能比堂堂正正的击溃王翦所率领的秦军更能证明他的才能了,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
“本次对抗秦军的方略与之前对战李信的战略大致相同,我楚军再度放弃陈地诸城,大军依次后撤,退到汝阴、城父一带,依托有利的地势,节节抵抗秦军。”项燕看了一眼帐中的一些大世族的将领,再度严肃开口道,“诸位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楚军虽然在之前胜过秦军,可是秦强楚弱的情形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秦国虽然败了一次,可是秦国依然是强国,秦军依然是强军,而我楚军依然只是一支弱旅。所以我楚军想要胜过秦军,就必须使秦军分散兵力,诱其深入,然后再寻找战机,若非如此,我楚军断无胜秦的机会。”
若是石磊在此,他必然会震惊于项燕的冷静,这个项燕倒也当得上一代名将,他对此次战事的分析极为透彻,比你没有因为之前几场小胜而妄自尊大,他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楚国的现状,并采取了至少目前看来是最为合理的处置办法。
不过有些事他能够看出,却并不代表所有的楚军将领都能够看出,至少有些人就不在其内,因为项燕的话刚说完,立马便有人站出来发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大将军的抗秦策略,末将并不敢苟同!”项燕循声望去,发现出生的人正是景家的景琪,景家与项家虽然同为楚国四大家族之一,可是两家的关系并不怎么友善,景琪在此时出言反对,不得不令项燕多想。
“还有谁不同意?”项燕阴沉着脸,扫视了一眼帐中诸将。
“我等亦不敢苟同!”屈家和昭家等人互相看了一眼,抱拳同声回应道。
“哦!”项燕轻轻地哦了一声,冷漠的坐在帅案之前,双眼透出一丝寒光,望着三人问道,“不知三位将军有何高见?”项燕心中有些火气,景家与项家向来不和,景家不同意他的做法他能够理解,而昭家一直与景家走得比较近,他们两家同气连枝项燕也能忍。可是这屈家跟项家一直关系比较好,两家也一直合作对抗昭、景两家,怎么现在屈家竟然在这个时候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种背叛让项燕忍无可忍。
见项燕变了脸色,众人心中多少有些忌惮,虽然现在项家一直被楚王所猜疑,楚王对项燕的态度也不似之前那般,可是项燕的今日却是战场上实实在在拼杀出来的,身上浓郁的杀气让他们这些并没有经过多少生死搏杀的世家将领有些胆寒。
“我等之所以不敢苟同大将军的做法,只是因为我等认为大将军错过了秦军的实力!”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于是景琪站出来对着项燕一拱手,高声说道,“秦国的确有称霸天下的实力,可是大将军不要忘了,自灭国之战开启以来,秦国以一己之力独灭天下四国,再加上北方九原郡抗击匈奴,秦国可调之兵还剩多少?之前我楚国大败李信二十万秦军,二十万秦军几乎被我楚军斩杀殆尽,如今秦军可用的兵力最多不过三十万罢了,而现在前线之中有我楚军五十余万,五十万对三十万,大将军竟然还敢说秦强楚弱,是以我等并不敢苟同大将军的说法。”
“之前秦军可是号称六十万大军,怎么到了景将军这里就只有三十万了?”项燕还没开口,一旁的项梁却忍不住了。
“哼!”景琪冷哼一声,“那只不过是王翦老儿故布疑阵罢了,若是秦军真有六十万大军,那么又怎会一直避而不战?又怎会连续败给我楚国两次,上次之战小将军也是亲身参与的,那秦军可还有虎狼之师的实力?”
项梁想要继续在说些什么,这个不知如何反驳,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可是上次与秦军交手,他的确发现秦军的实力大打折扣,并不是之前传言那般猛如虎狼。
“三十万大军,不知景将军从何处得知秦军只有三十万的?”项燕用手指轻轻敲打着面前的桌案,望着景琪轻声的问道。
“灭国之战以前,秦军全国之兵不过一百五十万左右,秦军虽独灭四国,可是自身却依然有损耗。灭魏之后,平均全国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一百一十万。北方防御匈奴至少需要二十万秦军将士;秦国国内各处关塞要地的驻军加在一起二十万只少不多;而且秦军虽然灭了四国,但在四国境内却依然要驻扎秦军,这里少说也得需要十万余众;再加上之前被我楚军灭掉的李信二十万大军,整个秦国能用的兵力不过四十万,刨去一些必要的军力储备,王翦能够带到前线的也就三十万左右罢了。”
景琪自信满满的说道,他对自己的分析很有信心,他一直相信王姐先前之所以不敢与楚军交手就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所以才一直避而不战,如今贸然开战,恐怕也是被秦王催促而逼不得已。
其实景琪分析的不错,只不过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罢了,那就是秦王嬴政并没有给国内预留十万万大军,而且北方九原郡也没有二十万大军,而是只有十万,而且这多出来的二十万大军也全被王翦带到了前线,这才有了秦军前线五十万大军。
“难道将军就不怕这是秦军的阴谋?是秦军故意如此的?”
“大将军未免也太过小心了,古人云:败军再起,必张其势,必扬其威。末将可从未听说过有败军再次开战,隐藏他的兵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