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战前夕(第 1/ 页)
石磊又等了好几天,估摸着楚王已经嗯,快丢掉最后一丝耐性心了,这才整军去楚营前叫阵。这场战是石磊和王翦商量好的,而项燕却是一头雾水,他很是不明白为什么一直避而不战的秦军竟然会主动出击?
不过既然秦军已经出击了,他也不能不回击,如果秦军出兵,他还不应战的话,那么在楚王那里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战争的结果自然是楚军大获全胜,可是项燕却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因为楚军虽然取得了大胜,可是斩手的秦军并没有多少,秦军似乎根本不是来决战的,楚君只是小小的一个冲锋,秦军立马溃散而逃,根本无心恋战。
不过这些细节楚军的普通士卒并不知道,楚王更不知道,在他们眼中这场战之所以胜利,那是因为秦军惧怕楚国,惧怕楚军。而楚王哪里项燕就更难解释清楚了,之前他以没有必胜的把握一直推辞,可是现在秦军不堪一击,完全的证实了当初项燕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也使得之前就对项燕有所怀疑的楚王更加坚信项燕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为了早日削去项燕手中的兵权,楚王一连发了三封诏令,命令项燕在一个月之内将秦国赶回去。
项燕接到楚王诏书的那一刻,他隐隐有些明白为何这次的秦军一触即溃了,因为这是秦军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要与楚军交战,而这楚王催促出兵的诏书才是秦军的真正目的。想通了这一点,项燕的后背有些隐隐发凉,在收到楚王诏书之前,他也收到了楚国令尹的私信。令尹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在一个月之内解决战斗,因为这一个月不仅仅是处完最后的底线,同时也是楚国的底线了。
楚国不比秦国,秦国有巴蜀之地作为粮仓,而且还有关中平原沃土千里,而楚国虽然系大物博,可是比之秦国却相差甚远,各地方势力犬牙交错,虽然楚国占据了主场的便利,可是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亦是个天文数字,楚国的粮草也只够一月只用了,若是一月之内不能退兵,那么楚国前线就会面临着粮草不济的危险。
项燕沉默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懂,粮草一直是战争的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士卒们不会饿着肚子去打仗,一旦楚军之中出现粮草不济的危险,恐怕立马会军心不稳,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哗变。可是让他一个月之内破敌,他确实没有多大的把握,如果秦军一直严防死守的话,他也没有办法。
“大将军其实不用担心,或许事情并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范增接过项燕手中的书信,快速的浏览了一番。
这范增自从上次来到军中之后就一直留在军中,平日里充当项燕的幕僚,项燕有什么事情也都同他商量,对他可谓很是信任。
“贤侄此话何意?”项燕有些不解,在他看来只要秦国严防死守的话,那么这场战楚国将不战而败,作为三军统帅,他深深的知道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何等的庞大,祖国近几年虽然恢复了一些元气,可是却也没法一下子征集到如此多的粮草,而且这仗如果继续拖下去的话,还有多少时日无法确定。
范增微微一笑,似乎并不以为意,“大将军不要忘了,这里是楚国。小侄以前就对大将军说过,秦国路途粮草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我楚国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他秦国也好不到哪去,如今这一战是秦楚两国的举国之战,拼的都是举国之力,只要真的拖下去的,秦国未必能够讨得好。”
若是石磊和王翦在此,必然会震惊范增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因为范增所说的没有错,秦国虽然比楚国富有,可是却也依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不过范增还是嫩了一点,那就是他高估了项燕在楚王眼中的地位,他也高估了楚王的眼光,这也是楚军致命的缺陷。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多月,楚王每天一直催促项燕出兵,催促他尽快结束这场战斗,可是项燕不是借口没有必胜的把握,就是出军了秦军却避而不战。反正在这半月里,双方一战未发,而楚王最后的耐心也在这半月里消耗殆尽了,为了逼着项燕决战,楚王下令断了前线军粮的供给,并传旨说项燕什么时候开战就什么时候恢复粮草供给。
不仅如此,楚王甚至还下令将项家一干老小全都接到了郢寿,美其名曰是照顾项家妇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就是在将项家的妇孺作为人质,以此来要挟前线的项燕,让他不敢有异动。
不过楚军的这一切与王翦和石磊并无干系,如今他们正在王翦的大帐之中讨论着灭楚的最后一战该如何开展,虽然战争还并未爆发,可是他们已经做了种种预设,几乎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想到了。
“诸位将军,我大秦灭楚之功,就在此一役了!”这是一个月以来王翦第一次升帐聚将,也是灭楚之战开展以来,王翦第一次对灭楚之战作出详细的部署,王翦端坐在帅案之前,听完秦军大将各自禀报各军情形,猛的站起身来,用剑鞘指着大站中间到楚国沙盘,中气十足的说道,“诸位,楚国乃是天下大国,如今灭楚之战已走到最关键的一步,此战乃是我们与楚国之间最重要的一战。若是我大秦赢了,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若是这一战我大秦输了,那么这天下一统之日将会无限推延,我等都将成为秦国的罪人,日后死后更无脸见历代秦王以及那些为了一统而死去的秦军将士。”
“所以对于灭楚之战,我们不得不慎重,老夫与武安侯商议之后决定,我大秦灭楚的方略是:不出轻兵,不求奇兵,全军正面推进。”王翦望着大帐之中的诸将一字一顿的说道,“此次我们针对楚国的作战不求快,我们已经在前线呆了这么长的时,不急于这一时。有一点诸位一定要切记,那就是不可贪功冒进,对付楚国我们要一城一地的攻下,直至占你整个楚国的都城,全歼楚军主力,活捉楚王刍负,切记不可重蹈当年吴国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