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士族(第 2/4 页)
只要钱到位,封个虚爵,给个闲职,这完全不是问题。
并且还能为那些士族大家培养一些敌人。
秦业又何乐而不为?
都说士族衰亡,起于科举制度。
对这个观点,秦业不敢苟同。
因为仔细算下来,自唐朝立国自李隆基去世这段时间,宰相之位一大半以上都是由以五姓七家为代表的士族担任。
特别是这几个大士族,终唐一朝,哪一家没出过几个宰相?
少的也有十来个。
就好比博陵崔氏,终唐一朝出了十五位宰相。
这些门阀世家,垄断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田产和人口。
这很好解释,一旦出现了什么天灾人祸,百姓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卖田卖宅,如果还是活不下去,那就只能卖儿卖女卖自己。
久而久之,这些士族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田产,以及家丁、仆人!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你说这些士族从小就开始进行精英教育,难道他们想不到,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情继续发酵下去,会导致天下大乱吗?
他们其实看得很清楚,甚至看得比天子都要清楚很多。
可他们却舍不得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他们看来,大不了就是改朝换代,他们这些士族的利益只要得到保障不就完了!
从东汉灭亡到隋朝建立,经历了数百年的乱世,他们这些士族的利益不是依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为科举制这一伟大制度的出现,寒门子弟有了一定的出头机会。
再加上到了唐朝中后期,又一个奇葩制度:藩镇的诞生,他们的利益能得到保障才是怪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