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百年之后,何人可再执甲?(第 3/4 页)
如今就不一样了,大楚的正规军官学院已经建立起来了,并且在一批批培养出高素养的军官来,这些人虽然现在都处于军队中的低级官职,可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要远远强于军中的这些老派。
因此在宁渝看来,在未来十年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事的外部环境下,自然就很适合对复汉军进行改组。
对于皇帝的这个想法,宁忠义的态度很明朗,“陛下想要改革复汉军,臣自然鼎力相助,绝不二话。”
宁渝轻轻沉吟了一番,才开口道:“此事不宜着急,朕准备再想一想。”
........
当皇帝遣散了众人以后,崔万采便也离开了皇宫,只是他并没有直接返回自己府邸,而是直接去了内阁衙门里面,只见李绂已经在里面笑眯眯地等候许久了。
“嘿嘿,这一次西院闹出的事情不小吧......”李绂的声音里,多少透着些许的幸灾乐祸。
崔万采轻轻叹口气,他当然知道李绂这番感叹从何而来,说白了还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武将的身份地位都远远要高过文官,特别是像封爵的问题上,武将每年的名额都几乎是文官的十几倍,也引得文官们内心的羡慕嫉妒。
而最关键的是,作为东府的内阁跟西院的枢密院,在每年的财入问题上也会互相攻击,谁都想多吃多占一些,可是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就连李绂这样的内阁次辅大佬,在见到枢密院吃瘪的时候,也不禁有些幸灾乐祸。
崔万采心里虽然也有些舒坦,可是他脸上并未表露什么,只是轻声道:“陛下这一次的决心很大,到时候军方会进行大瘦身,对于我们东府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
“今年的财政案可是还没有过呢,若是能够节省下来一笔,东府也不用在那些民生建设项目上取舍了.......只是到底是怎么安排,还要看看陛下的意思。”
李绂若有所思,他伸手沾着水渍,在桌面上写了一个数字,“如果今年能够降低到这个数字左右,咱们的手头也就可以宽裕下来了。”
崔万采摇了摇头,伸手擦去桌面上的水渍,苦笑道:“陛下的想法可不是单纯的降低军费,而是给军队重新换血,到时候除了要支出大笔的遣散费意外,还需要新招纳一些军士,里外里算下来,估计少不了太多。”
“嘶.......如果按照这个样子,似乎还真少不了多少。”
崔万采站起身子,轻轻叹道:“这件事里最麻烦的还不是钱,陛下之所以选择在京师来做这件事,就是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要是在南京做的话,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当中,还有许多当年的老臣。”
“听说太上皇开春就会出巡西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