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同盗中人(上)(第 1/4 页)

    话分两头,笑无疾如何脱身的咱们暂且不提,还是先来看双谐这边。

    孙亦谐和黄东来在收拾完了那三个盯梢的喽啰后,抢来的三把刀他们是没留下,但那扒下来的三套衣服他们可都揣走了。

    虽说二人此时还没有去谋划什么特别详细的针对火莲教的阴谋,但他们诡计多端的本性已告诉他们——这身衣服绝对有用。

    出于谨慎,两人并没有去客店投宿,因为他们觉得经过城门口那档子事儿之后,他们若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继续活动很可能会被再次锁定。

    于是,两人一路抄着小路东拐西绕,专奔着那人少的地方去。

    就这么走走停停,行了有将近一个时辰,至未时前后,他们总算来到了城西一间破庙中。

    看到这儿可能有不少已经忍了很久的朋友要发问了:为什么你这书里……或者说,为什么所有的评书和故事里,有那么多的破庙呢?

    这儿我就稍微解释一下。

    首先,寺庙寺庙,这个“寺庙”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寺是寺,庙是庙。

    寺,取“持取”之意,治也,官舍也;在古时候一般是指官署的行政机构或者官职,像什么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寺”这个字,与“司”、“院”、“监”的意思还比较接近,跟“庙”本来没啥关系。

    而庙,才是搞封建迷信的地方,什么龙王庙、关帝庙、土地庙、山神庙……祭天祭地,拜鬼拜神。

    但后来,佛教传入中原,这两个概念便被逐渐混淆了。

    按说呢,那“寺”的规模是要比“庙”大不少的,但杜樊川那句想来大家也都听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啊。

    在佛教兴盛的年月里,寺庙在华夏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演变,后期有些寺的规模就很小了,跟庙也没啥区别。

    就说那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兰若寺,对吧?乌龙院,是不是?盘丝……哦那个不是……反正就这么个意思吧。

    很多“小寺庙”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下去了,便被弃置荒废,官府也管不过来,于是就成了咱在影视作品和书中常见的“无人破庙”。

    这种庙一般地处偏僻,在山里的居多,在城郊或是城内偶也会有,但多数都被乞丐盘踞,毕竟算是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嘛。

    今儿这孙黄二人来到的破庙,就位于城西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眼下,两人一迈进庙门,就知道这地儿肯定也是个乞丐窝。

    为什么?

    臭啊!

    您想啊,要饭的住的地方,能不臭吗?

    这些乞丐本身就没啥个人卫生可言,有些每逢初一十五才去河里洗回澡,若遇上冬天,连续俩月不洗都有可能。

    就他们平时睡过的破草席和稻草,那味儿你说是粪坑里捞上来的都有人信。

    当然,住在这种环境里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遭到火莲教的骚扰;火莲教的人要是敢来这儿,走得时候谁给谁钱还不一定呢。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山河志异 阵问长生 武圣! 彼岸之主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过河卒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我不想上梁山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阵问长生 仙逆 遮天 修真门派掌门路 造化娲皇 仙人消失之后 中州录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一渣到底[快穿] 原来我是道祖 五仙门 我是仙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冰河洗剑录 剑来 神霄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