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六章 途经匪村(第 1/4 页)

    来到了第一个镇店后,孙亦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寄信。

    这信寄给谁呢?寄给那行脚商于庆的家人。

    由于某些大家都明白的原因,信是孙亦谐让黄东来代笔的,大致内容是: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即诸位于庆的家人们,于庆因在浉河上遇到风雨,失足跌入水中淹死了;而“我”,也就是写信给你们的这个“无名氏”,在于庆的行李中找到了这份路引,得知了他的姓名和户籍,我能做的,也只有把他留下的那些货物都换成钱,和这份路引以及报丧的信件一同寄给你们,请你们节哀顺变。

    当然了,实际上孙亦谐并没有拿于庆的货物,于庆的货物也值不了几个钱,至少比起孙亦谐塞进信封里的银票数额来说是远远不值的。

    再者,于庆也不是失足淹死……

    但所谓尽人事嘛,像这种举手之劳、合理的谎言,孙亦谐做也就做了。

    他的理解是:长痛不如短痛,直接把于庆的死讯告诉其家人,再给点银子让他们今后好好过活,总比让他们在家一无所知地苦等要强。

    不过,孙亦谐也就只能管到这一步了,至于再往后那家人会怎样,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这……就算是不错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孙亦谐这么有钱,干这点善事那是理所应当,不值得称道。

    但你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句话叫“善财难舍”,你再有钱,让你完全不求回报地拿钱出来做一件善事,也是很难的。

    这世上很多为富不仁的人也捐钱,也做慈善,他们有些是亏心事做太多了,想通过这种方式买自己一个心安,还有些则是买个名声、做做姿态。

    真心想着要帮别人一把、不求任何回报,既不留名、也不把事儿到处去说,做完之后自己还根本不放在心上,不产生什么优越感的……那才叫纯粹的“善举”。

    而这种人,这种事,永远都是极少数。

    因为这类事本身的性质,也限制了其广为流传。

    当然,孙亦谐可没到这境界,只是在这件事上,他做得还是不错的,说到底……他当初就算不拾起那个路引,又怎样呢?

    因此,就连黄东来事后都不禁赞叹道:“可以啊孙哥,简直是大仁大义,菩萨心肠,义薄云天,救苦救难……”

    反正诸如此类的形容吧,也就雷不忌听完会信。

    孙亦谐的反应倒是和平常一样,但凡是黄东来对他的夸奖,他都是当挖苦听的:“你给老子闭嘴!这叫人情世故。”

    他们仨之间也没就这事儿说太多,在镇上休息了一天,买了三匹马和几套衣服,他们便继续开始赶路。

    …………

    前文提过,过了浉河,一直到武昌为止,这段路上并没有太大的城镇。

    此地山高路险,那是逢山有寇,遇岭藏贼啊。

    双谐也不傻,知道这条道儿不好走,所以他们这回买的马是比较次的,而身上的衣服呢,他们也都换成了那种粗布制的、非常便宜的货色。

    如此一来,他们一行三人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扎眼了,至少不像是那种“肥羊”了。

    就这样,在这旅途之初,一切还算顺利,三人转眼便行出了十几里地去。

    待过了龙坡山,行到鸡公山脚下时,天色渐暗,他们在山脚处到一个村落,便就地借宿。

    这村子非常小,小到连个名字都没有,官府可能都不知道这里的存在,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多都是樵夫和猎户。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魔门败类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叩问仙道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武圣!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我不想上梁山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逆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卧虎藏龙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不朽凡人 大夏文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仙父 神话之后 仙逆 山河志异 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