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为这官衔也该反(第 3/4 页)
李寇心下算着用药,忽听堂上有人曼声道:“为此事拖延日久,年前拖到了年后,上元节都过了,民众等得叵烦……”
李寇看过去,是个绯红色官袍的官儿。
看他就坐在折可适左手下第一位,又比对面第一个官儿高了半席,想是渭州的二号人物了。
那便是同知。
他未免也太着急了些。
李寇不看好这个同知,倘若折可适信他用了药……
只是李寇心下并不相信折可适,救他不难,但若救了他也恶了同知,折可适又用静观其变乃至守株待兔的法子对付那同知,为难的却是他一个小小的归乡人。
“看他怎样待那马娘子。”李寇心下要做个比较。
马娘子既安排为泾原路一路禁军供应粮秣,那也该是与军方有些交情地,来时张小乙也说马娘子隐约与军方有交情,这般交情倘若折可适也不保她,那便不值当救他了。
不是李寇小气,他如今不求攀上折家的关系飞黄腾达,他也只要个安身之地而已啊。
他心里想着,那同知又说:“下官协助经略相公处置民政,此事合当下官着手问案,只是这马氏既与经略使府有些渊源,又有……”
却不料在他下手,在第四个位子上的绿袍官儿冷笑道:“爨同知好大的一口白牙,不过寻常一个和离案,既有王家负义在先,便该判马氏的公道,甚么无所出,下官在潘原也知这王三的名声早烂大街矣,此怪得谁来?”
李寇心道:“难怪桥墩布告上的同知名字我看不懂,原来是个难懂的姓。”
爨这个字,在现代音篡,古代音串,据说本是西北汉羌结合的一个姓,李寇知道这个也还是因为他高中有个同班的姓这个字,只是用繁体字写出来,又在雪色中看不清楚,因此竟不知。
爨同知闻言大怒,喝道:“慕容知县甚么时候又当了漕司衙门的差?”
慕容知县站起来拍案叫道:“下官判潘原县,自当为民解忧,我潘原十数人家儿童为西贼所掳,下官告之到知州府衙,爨同知又说甚么来着?就为这一家一户的和离之案,把我潘原十数人家当成甚么?便是走失的牛马也该有司尽管侦破,此大事耳。”
爨同知喝道:“孰轻孰重……”
“爨同知才是不知轻重,下官只问你,潘原人口少,眼看春耕至,误了民生,你道下官寻谁诉苦?下官只有一个不解之处,爨同知只顾着大户人家的和离,不顾我潘原百姓的生死不成?”慕容知县险险火力全开,直奔爨同知面前,看他口喷吐沫,浑然一个大喷壶,一身绿袍随着他手臂摆动,竟把他像个大螳螂。
这一通好喷,竟喷得爨同知瞠目,同僚结舌,无人敢再理会。
李寇瞧着稀奇,忙问朱文:“同知什么品级?这知县又是什么品级?”
朱文低声道:“渭州同知不知何品,那慕容知县倒是个正经八百的六品官儿,他是将门子弟,如今正有个妹子在官家身边当了嫔妃,据说十分受宠。”
杨士翰忙拦住这个话头,道:“爨同知乃是正经的中大夫,那是正经的从四品阶。这慕容知县嘛,”他很是玩味地道,“他只是个奉直大夫。他祖上传的本是右武大夫,早些时候转任文官了,不知怎的品阶并未升降。”
李寇哪里知道什么大夫不大夫,他只看着穿红袍的比穿绿袍的地位高。
只是潘原这样一个他都没听说过的县,怎么会出一个六品的知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