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蕃人语(第 2/4 页)
赵捕头愁从中来叹一声说道:“劳烦郎君挂念,好是好,只是……”
他往左右看两眼,似乎不愿在这里说话。
李寇知他有事,这些时候倒也与这人结交一场,算得上有底线的一个人,也提挈了一把,至少慕容彦达把拖欠弓手的钱发了下去,赵捕头落了许多人情,他心里自然感激。
李寇也见他浑家带着孩子前来取粮,背不得多少麦子,仔细问他时,笃定是腰间的毛病,便开了药赠些缓解的手法,又教了不必花钱的妙招,两人十分对他感激。
有此两件事,赵捕头自然待李寇亲近了很多。
只今天才是他头次这么迟疑犹豫。
必有大事求。
李寇道:“若此时有事,赵捕头自去忙,闲暇来寻我便是。若无事,在里头先坐一时片刻待见了这几位,我再与你叙话,可好?”
赵捕头感激道:“郎君真是,真是,洒家未见有待人可亲如郎君的……”
“什么话,慕容兄岂不和蔼?我前天还听弓手兄弟们说,慕容知县真是万般和蔼,十分可亲,可别忘了他待你们的情分。”李寇一笑把话拐了回来。
他不惧慕容彦达排挤,这些弓手却怕他打压。
赵捕头感激更甚,深深弯下腰,道:“郎君真是精细,小底知道了。”他指着那几个蕃人说,“他们是原上下来的,托了慕容三郎的情,才得以见郎君的。”
慕容三郎,也是潘原的一个老快手了,据说,祖先曾在唐朝就从高原下山,在渭州生活,但始终未改本色,如今慕容家在城外已有部落,三五十口人夹杂在宋人的中间,算是半个宋人。
李寇看那几个汉子,红脸膛穿着油腻发亮的衣服,左衽,头上打着辫子,肩膀上搭着一条褡裢,苶呆呆看着他,发黄的牙冲他亮着,只是笑。
“远道而来,很辛苦吧?”李寇拱手道,“来即是客人,请。”
他的态度很让那几个蕃人奇怪。
宋人里寻常人家见了他们,当面慑于他们的凶恶,大抵少有人敢直啐面目,背后少不了有一声“骚蕃子”,这李大郎可是渭州有名的人物,他怎如此的客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