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早春宋时行(第 2/4 页)
或许越优秀的人越追求味觉的享受吧。
于是她骤然遇到符合一个人对于味觉本能追求的味道便自然而然失态了。
李寇暗忖道:“也只是干净的盐,加一些并不十分辣的辣椒面,以及植物油和一些调料调和出来的味道,对于马姑娘这样的人都有极其巨大的诱惑力,那么对于常人必定也是如此。然,马姑娘至少是个衣食无忧的人,对于更多人而言此时只是追求饱腹感和温暖感,或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吃饱穿暖才是最高的追求——这便是我的优势,有这些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种子,我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这样一份安全感,但宋廷一旦也拥有这样的条件,他们比我拥有更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对更多的人提供这份保证。”
他自问自己的优势,从而得到一个“唯有一点眼光和心态”而已。
他的眼光并非是什么超越古人的见识,在这个物资很不发达的时代,就算他有超越旁人千年的眼光,那也只能在现有条件发挥的。可他与这时代的佼佼者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自己“富贵者锦衣玉食”的欲望,却又可以比比他更能控制个人欲望的人创造剩余价值。
至于心态他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不满足。
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满足于四海一便是最大的理想了。
他不。
李寇总结自己的性格特点,他自认为比一般的穿越者更直接。
旁人或许是要被人逼着做大事,也可能是“黄袍加身”。
他不同,他一得知时代背景便生了“改变这个时代让这个时代听我的规矩”。
他觉着自己是一个狂妄的野心家。
只是他的野心是建立在属于我们的哲学或者说统治理论的基础上的,他比“民为水君为舟”更实在一些。
那么要从何处着手?
“使人依赖于我为我所用,使旁人能依赖的依赖不住,一个道理,便是发展。”李寇不惧于宋廷争人心,他孤身一人来到这世上,别无其他要求,只有心中那一段对靖康之耻的恼怒,以及始终不敢忘的那句“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他认为这叫舍得,不是有舍有得的那个舍得。
“我只是一个小驻村干部,统帅一乡恐怕也难,虽有颇多知识,以及一个理论上完善的统治体系,但没有实际经验那便是纸上谈兵。那就从统帅一个古代的村开始,一村、一乡、一县、一州,乃至于一路一天下。”李寇心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