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九章:(第 1/4 页)
或者说整个佛门但凡功德低于金蝉子的,就没一个不怕的!
不似道门将肉身视为天地宝,追求身心皆修,长生久视。
佛门则是将肉身视为臭皮囊,追求挣开枷锁,元神超脱。
此法不仅无需借助外物,更省去了打磨肉身的漫长过程,只需一朝顿悟便可涅槃超脱。
可问题是,除了天资极高者,又有几个能在短短数十年便修的至理?
等到寿尽时若还未超脱,只得喝下孟婆汤忘尽前尘。可纵使转世后能侥幸觉醒宿慧,前世没悟的,换了今生便能悟么?
若是不喝,不说违背了众生平等的根本教旨,一旁虎视眈眈的道门,也绝对不会同意。
两难之下该怎么办?
发愿!
先透支未来功德证得果位,长生之后再慢慢还回去。至于还不还的完,反正天道不追究,总比永世沉沦强。
此等弊少利多的通天捷径一出,自是从者无数。仅仅百年时间,佛门便成了果位无数的一方霸主。
自认正统的道门虽然眼馋,但为了不更改自己的根本教旨,所以也不好全盘照端。便搞出了个似是而非的神道吃些残羹,差点没让诸佛陀笑掉大牙。
可惜好景不长,在烈火烹油的繁荣表象下,弊端也逐渐显露。因为前人将难度较低的大愿发完,后来者只能硬着头皮越吹越大。
最夸张的便是那位,竟然发愿要众生皆成佛。先不说灵山装不装得下,要怎么才能劝说道门皈依,估计佛祖也很想知道……
这些还都是小问题,也不知是否被骗的多了,天道似是有所警觉。近年来竟然极少再回应发愿,所以证果的僧人是越来越少。
佛门自是不甘就此衰败,所以便费尽心思搞了个取经大劫。为的就是要在发愿得道之外,再找到一条证果的捷径!
而这也是金蝉子与佛祖辩经的起因,金蝉子认为天地间一切皆有定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