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解释(第 2/4 页)
这两个字出自一首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词语虽然普通,但是却胸有格局,有一种大气魄。
而怎么才能会当凌绝顶呢?
自然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等闲受一点苦楚就忍受不过去的话,还怎么能指望将来有一览众山小的开阔眼界呢?毕竟放弃太容易了,凡人跟强者的差距也就是在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了。
想通了这个原因,徐茂清非常非常的生气。他觉得自己被周庆书给耍了。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他还能冲到周庆书的面前狠狠的质问他吗?
同朝为官,虽然他们已经差不多撕破了面皮,到达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官场之上,就算已经你死我活,不死不休了,该有的体面一分也不能少。否则就是丢了朝廷的脸面。
“周庆书,你别得意的太早!我迟早会找补回来!”
周瑛还在他的手中,此案一天不能完结,他就别想得到自由。
当然等到真正审案完结的时候,也差不多要等待当今的御笔朱批,或许那时就是秋后问斩了。
如此一想,徐茂清心里什么火气都消散的差不多了。他还在研究证人的证词,想怎么能够让公堂之上的审理变得更具有看点和爆点?最好像火星一样,掉进了油锅里轰拉一下,群情奋勇,全部激动的安静不下来。
那时这案子也就差不多了。
就在他在研究怎么能让案件变得更铁证如山时,身旁的师爷悄悄的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什么?国子监的学生过来了?”
“是啊,群情激动,说是周瑛丢了整个国子监的颜面。他们读书人最恨的就是杀人放火,贪赃枉法的恶人,恶官。周瑛这是犯了众怒啊。”
“哈哈,刚刚瞌睡就送来了枕头,妙啊!快帮本官想想,怎么能让这事情上达天听?早一天,哪怕找一个时辰也好。本官倒要看看那周庆书是什么脸色!”
“大人不宜操之过急。此案已经十分明显了,如果大人太过急迫,便显得大人心怀私心,本来是秉公办案,也变成别有用心了。这些学生闹就闹,反正御史台的眼睛又不是摆设。”
“本官不想……夜长梦多啊。”
徐茂清轻声一叹,“那周庆书三起三落,每每在陷入绝境之时,又能青云直上,本官活在他的阴影之下,谁还记得本官是宣平十三年的传鲈呢!只不过低了他一名,他就是名扬天下的一甲进士,周探花。而本官的名讳,又有几个人知晓?”
师爷听了,也是溃然一叹。
然而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毕竟大多数人,看见周庆书,心里面只会惊艳,一是为他的才华,二是为他的人品相貌。若是与之对视过,相处过,那更是轻易而举的变成了他的粉丝,哪里敢生出攀比之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