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自荐(第 2/4 页)
因为,李世民当政时的大唐朝风不错,虽然也有打压朝臣的举动,但是没有一个人会让一个年迈体衰,走不到突厥就死在半路上的人推上出使突厥这个位置上。
再说,李世民也不是昏君,他自己也不会赞同。
所以,朝中真正握有实权的大臣和军方将领像李孝恭,尉迟恭等人都表示了沉默。
李泰很鄙视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又很期待的看了李恪一眼,学着萧瑀的样子,老僧入定,不闻不问。
李承乾愚蠢到举荐封德彝就能逼迫李恪出使突厥,真是太天真了啊,但同时他又希望李恪能够出使突厥。
毕竟,不用自己出手就能打击到李恪,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然,李恪跟李承乾是实力不相当,他怎么能够渔翁得利呢?
李世民不说话,当事人封德彝也不说话,朝中大臣更不说话,只有几个跳梁小丑在演自己的戏剧,李恪觉得今天的朝会很滑稽。
但是,他也想到李世民刚才说的话,“难道我泱泱大唐就没有一个人敢出使突厥?
就没有一个人肯为宿主百姓做点事情的?”
他身上的热血不由的被激发出来,同时又回想到数日前明知道宿州城破,百姓会遭突厥屠杀,而为了一己私欲而不予说出这件事情的时候,暗自对自己说以后要给宿州百姓做点事情。
所以,如今出使突厥,是他实现那日诺言的时候,他岂能再畏缩不前?
“其禀父皇,儿臣愿出使突厥,扬我国威,救我百姓。”
李恪出班,昂首挺胸,大气凌然的说道。
“扬我国威,救我百姓。”
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回荡在太极殿,就像一把利剑,劈开了众人心中的阴霾。
“扬我国威,救我百姓。”
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回荡在太极殿,就像一坛烈酒,激发出了大殿男儿的热血。
“扬我国威,救我百姓。”
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回荡在太极殿,就像一记重锤,敲击在了李世民的心里。
“好,好好。”
李世民说完这三个字,便不再言语。
想想刚才的李承乾,再看看现在的李恪。
同样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李世民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因为他被感动了,他被儿子的举动感动了。
他不是不知道和突厥和谈,不管结果如何,对和谈这个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