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钩距之术无形相,宁氏一刀无双对(第 3/4 页)
“仙汉之时,儒法并举,多有法家之经学传承,杨家有此秘传,并不足怪!”
钱晨点了点头,这般世家大族,随便流出的一点传承,创造宁家这般的小世家,都不足为奇。
别看宁家的家传经学是法经,但杨氏传承的法经比宁家全,兵家传承比李家更高,儒家学问,道家经传比朝中大儒,华山震岳宫都要完善!
毕竟杨家仙汉时期就四世太尉,谁能比他们更懂法?
项羽传承比之李广如何?
关西孔子的经学传承。
出身追溯至晋国公族羊舌氏,得传一部分《九天玄经》。
但传承百代,也到了天命衰微的时候了。
按照洪荒正史,不久之后,其族便会被杨坚之普六茹杨氏所冒。
当然,杨坚一脉还真有点杨家血脉,但只是在六镇创立的时候被发配的支脉而已,如今连家传经学都没了,只能跟着鲜卑人打熬武道,修兵家之术了!
钱晨稍稍看清了一些世家大族们的底蕴。
便与宁师妹调笑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精通天机之术的四知真人杨震,是如何让此言你我皆知的呢?”
宁师妹微微低头,道:“你怎么与那杨修一样?”
果然对面的杨家大修士微微侧耳,目光已经看向了钱晨这边,只见他手指微动,似乎在提起什么。
这时候宁青宸的情丝微动,似被一物勾起一缕。
她才惊觉,原来杨家大修散布钩距,被钱晨挥袖清扫之后,竟然又不知不觉,又放了两个钩子过来。
方才钱晨耳侧呼气,悄悄将它吹落肩头。
杨家大修士竟然无从察觉,此时提钩,似要勾住钱晨的嘴巴,以示微惩。
但他手中一轻一空,顿时一惊。
这时候,钱晨向着主位,站起举杯,杨家大修士的耳中突然剧痛,便见他一只耳朵像是挂了一枚大钩一般,猛然被提起。
杨家大修士不禁起身,踉跄打翻了面前的桌案,随着钱晨的手抬起而冲向厅中。
“杨兄!”
宁家老祖惊疑不定,出声问道。
杨家大修士身边坐着的几个小辈之中,杨袖之最为惊骇,瞪大眼睛看着钱晨一动,自家的族叔就跟着一跳,简直就像他手中鱼线挂着的肥鱼一般。
他连忙起身,也打翻了面前的桌案。
他跳到堂上,同样捂着耳朵跳了起来,一边唱到:“舞之蹈之,以娱主人;蹈之舞之,以娱诸客!”
在场众人,无论懂还是不懂,都只好出席随之而舞。
宴中舞蹈,也是正经的士人礼仪。
虽然杨家大修跳的舞蹈怪异了一点,但杨家四世三公四太尉,谁知道跳的是何等古老的祭仪?
宁家老祖倒是也看了出来,哭笑不得,深深看了钱晨一眼,也鼓掌而舞道:“琚兄过于客气了!来,大家舞而蹈之……”
宁青宸用眼神示意钱晨,柳手鹤步,翩翩而舞。
钱晨摆了摆手,依然被拉到了一旁。
待到主客尽兴,众人才重新落座,此时那杨家大修杨琚却面色阴沉,用手掩面,假装饮酒,实则不断想要摘下他耳朵上的钩子。
但钱晨只是笑笑,钩距之术,他杨家还不够懂。
既然知道言语可以为钩,为什么会想不到,那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便是钩子。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出得我口,入得你耳。
便是世间最为隐秘的线!
出口入耳,即可为钩……
杨琚不是耳动,不是勾住了耳垂,而是随着那一句话被他窥听入耳,便有一线天机落下,从他耳中钩入大脑,挂着神魂。
若非微惩,钱晨吊起他来,钩出神魂。
乃至以此钩将他记忆全数钓来,让他化为一个白痴都不难。
杨琚接着饮酒,悄悄仰头问身边的侄儿道:“此人是谁?有何来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