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中牟县(第 3/4 页)
后世三国演义当中,中牟县县令说是陈宫,但事实不然。陈宫并不曾在中牟县为官。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出迎刘显的中牟县令,也肯定不是后来追随辅助吕布的陈宫了。
但是,如今的这个中牟县县令,却也不算是默默无名之人。在三国历史上,也的确留下了他的一笔,只不过比较轻微,被一笔提过罢了。
这个中牟县的县令,事实上也是新上任不久的,他姓杨名原。
说起杨原,他其实也算是反董卓的发起人之一。是董卓入京之后,他就先行上表河南尹行事,起兵反董。然后率中牟等县,抵抗董卓。
注意,这个时期,其实曹操都还没有发起檄文声讨董卓。真正首先反董的其实就是这个中牟县的县令。
不过,后来不久,曹操发诏声讨董卓,曹操率军到了中牟后,就收编了杨原的这支军马。
但杨原这支军马被曹操收编之后,这个杨原就像突然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述。
估计,要不是战死了,就是被曹操给弄死了。
但刘显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这个杨原,而是另外一个人物。
这个人就是任峻。
刘显自然并不知道中牟县有这么的一号人物,甚至就是连杨原这个中牟县的县令也都不知道。但是,这来到了这里后,看到了中牟县,然后脑海中的就出现了刘显以前曾经看过的一些资料,当中就有关于中牟县县令以及另一个人物任峻的简单介绍。
这些资料,刘显在前世的时候,要不是在一些书籍上看过,或是在度娘上看过。但早就已经忘记了,要不是触发了脑海记忆,刘显根本就不知道这些。
任峻,字伯达。卒于204年。
他是中牟县本地人,其人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於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杨原本身并没有什么的才华,比较平庸。董卓进京,天下震动的时候,杨原就想弃官而逃了。是任峻劝说,并且给杨原出谋划策,如此杨原才留下来,并且依任峻之言行事,成为了反董之首倡。当然,可惜的是杨原的确是太过平庸,扶不起来。
其实,刘显现在来到了这中牟,看到中牟的情况,就基本可以看出,这个杨原的确是一个平庸之辈,要不然,中牟县也不至于如此的萧条。
刘显和县令杨原见面后,再听了他介绍中牟县的其他官员,却没有听到任峻之名。想来,这个时候,任峻还没有和杨原走到一起,还没有成为杨原的主薄。
这个想想也是合情合理的。
任峻在中牟县,应该是那种地方豪强之类的人物,就算不是地方豪强,应该也是地方名门望族。因为后来投了曹操的时候,任峻可是带着宗族数百人一起归附曹操的。
历史上,任峻归顺了曹操后,也深得曹操重用及信任。曹操每一次出征,为曹操主持后勤补给工作的,就是任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