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三个爷爷,一个公公!(第 2/4 页)
明末大乱,群雄并起,宋家祖先为生活所迫,也投奔了义军,只是运气没有朱元璋好,人家南征北战十几年当了皇帝,宋家祖先也跟着打了十几年仗,却仅仅当了个百户!
之后朝廷设置九边,宋家祖先就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榆林镇戍边,至今两百多年了,百户官职也世袭了十几代人!
宋百户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又是世袭的百户,因此孩子们都叫他‘百户爷爷!’
另外吗,宋百户有一位老妻,生过两个儿子,长子不幸战死沙场了,次子前几年也失踪了,不知是死是活!
……
第二位老汉,五十出头的年纪,脸型扁平,颧骨突出,眼睛细长,容貌与周围的人区别很大,腰间还挂着一柄马刀,孩子们都叫他‘鞑子爷爷’,因为他是一个地道的蒙古人!
不必吃惊,大明、蒙古的确是死对头,不过几百年厮杀下来,双方也在慢慢的融合中,蒙古人在大明朝这边当兵、当官的不在少数!
比如明永乐时期,京师三大营之一—三千营,就是由蒙古人组建成的一支精锐骑兵,在五征漠北的战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
九边十三镇的驻军中,蒙古人的数量就更多了,他们和汉族将士们一起生活,一起守卫着帝国的北疆,其中不乏战死沙场者!
同样的,在蒙古各部落中,汉人的数量也不少,有打了败仗被俘虏过去的,也有在内地杀了人,为了躲避官府通缉,而逃亡过去的。
这位鞑子爷爷,是三十年前来到白沙堡的,当时身负重伤,被巡逻的士兵救活,之后就留了下来,成为了一名普通军户,至于他的出身来历、真实姓名,就谁也不知道了,而且一直没有娶亲,就一个人生活着!
………
第三位老者很有意思,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右边衣袖空荡荡的,原来少了一条臂膀,老者也不跟别人说话,就坐在一具磨盘上,望着南边的山脉,许久都不动一下!
不过堡内的军户们,对这位老者很尊重,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份饭菜,孩子们都叫他疯子爷爷!
这位疯子爷爷可不简单,据说当年是榆林卫第一勇士,使得一手好快刀,打遍了方圆几百里没有对手,立下过赫赫战功!
可惜多年以前,发生了一场变故,断了一支胳膊,人也变得疯疯癫癫的,时而一言不发,时而胡言乱语!
至于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就说不清楚了,只知道跟南边那片山脉有关系,据说里面有大妖怪!
……
第四位老者更有意思了,脸色苍白,颚下无须,身材有些佝偻,似乎是少了阳刚之气,不过举手抬足都很沉稳,应该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孩子们都叫他吕公公!
为什么要叫公公,而不是爷爷,孩子们不明白,薛羽却猜到了几分,这位十之八九就是个公公!
大明朝的军队中,有一种特别的存在-净军,也就是从军的宦官,其来源有两种:
一是宫中的宦官,不慎犯了过错,或者失去天子的信任之后,往往会被贬到卫所中充军!
二是明朝的宦官们待遇优厚,一些穷苦百姓以及游手好闲之徒,为了入宫谋一份差事,狠心把自己给阉割了。
可是自阉的人太多了,有幸进入皇宫者少之又少,余者只能在京城内游荡,为了生活下去,坑蒙拐骗无所不做,成为社会一大不稳定因素!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