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嵩山少林寺!(第 2/4 页)
……
薛羽从未来过少林寺,李岩也是第一次来,可架不住读的书多啊,当即详细讲述起来……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下旨在少室山北麓敕建了一座寺庙,由于其坐落在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之后历经百余年,少林寺香火鼎盛、门徒日多,逐渐成为了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隋朝末年,朝廷失政,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了山贼们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开始练习武艺、以武护佛!
到了大唐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率军讨伐王世充,久战不胜、死伤惨重,在这个紧要关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前来助战,一阵大破敌军,并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则!
李世民为感激少林僧众,各赐僧袍各一袭,良田四十顷、水碾一具,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来源了。
到了大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明卫所军已经腐朽,难以抵挡倭寇,于是朝廷就征调了一支少林僧兵,前往东南地区抗倭!
少林僧兵人数虽少,却是武艺高强、勇猛无比,每次作战都是手持铁棍,高宣佛号,冲入敌阵之中,电掣风翻、旋转格杀,缕缕大败倭寇!
曾经创下过以三十名僧兵,歼灭倭寇百余人,而己方仅四人轻伤的战绩,少林僧兵战力之强,有此可见一般了。
之后朝廷遇到难事,往往征调少林僧兵救急,仅有记载的,就有六次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僧兵毕竟是方外之士,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战事结束、退居修行,故而深受世人的尊敬,这也是少林寺香火鼎盛的原因之一!
“岩弟果然学识渊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羽哥夸奖了,小弟万不敢当,嘿嘿!”
“不过吗,岩弟在熟读经史之余,应该抽空去买一个指南针了!”
“哦,买指南针何用?”
“咱们好像迷路了!”
“啊!”
李岩善于背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可领路就不行了,带着大家转悠了好几圈,也没找到少林寺后门,反而来到了一片塔林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