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三百两黄金!(第 2/4 页)
接下来,举人们进京参加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每次录取一两百人,通过则为贡士;最后还要到皇上面前再考一次,称之为殿试,前三名就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余者赐进士、同进士出身!
其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员,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如果有那个幸运儿,能把三项桂冠都收入囊中,就是传说中的‘连中三元’了!
自从有科举以来,历经唐、宋、辽、金、元、明六朝下来,有幸连中三元者,也不过区区十四个人罢了!
不客气的说,科举考试之难,就像是一场地狱闯关游戏,只有集大智慧、大毅力、大气运于一身的极少数幸运儿,才能走到胜利的终点!
余者都倒在了一座座难关前,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便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李家的祖坟上,又没长出蒿子来,子孙考不中科举,也是正常之事。(没有蒿子这一点,薛羽可以证明!)
如果考上了,那才是不正常呢!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薛羽当然知道了,李家父子这样嚎啕大哭,其实是在做戏给自己看呢,看在他们表演的很卖力的份上,自己也得配合一下才是!
于是做出低头沉思之状,时而愁眉紧皱,时而咬牙切齿,一副既同情、又为难的样子!
最后一拍大腿,下定决心了!
“兄长切莫悲伤,再为难的事情,也有解决的办法,敢问一声,五位贤侄可曾成亲啊?”
“大忠、大孝已有妻室,其余三子尚未成亲!”
“两位贤侄已有妻室,则李家香火后继有人了,既然如此,不知兄长是否舍得,在其余三位贤侄里面,挑选一个入赘他家呢?”
“贤弟的意思是?”
“军民通婚,转入军籍,而后迁徙户籍、参加科举,听我细细道来……”
大明朝有规定:卫所军中将士,必须娶妻生子,不得独身,违者重罚!
因为军户是世袭制,军人不仅有保家卫国的义务,还肩负着为卫所生育下一代军人的责任!
因此上,军户的婚姻受到种种严格限制,比如军户之女不得外嫁民户,军户之子也不能入赘民户,以免人员外流!
反过来,民户之女可以嫁给军户,民户之子也可以入赘军户,但是成婚之后,一律改为军户,所生之子女也永为军户,从而保证兵源充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