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顾北炼铁(第 3/4 页)
可是,让顾北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古代能发明出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水碓、水排和水磨等工具,却唯独发明不出水力锻锤!
顾北又指挥工匠们修筑了一台锻炉,这东西的基本结构,和所有农村铁匠修理锄头等农具的打铁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要加大、加厚,加大是为了锻造大型铁件,加厚是为了保温。
每台煅炉边上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木墩子,再下面是水泥、石子浇筑的混凝土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锻锤重两百五十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三十次。虽是水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和铁匠们一锤一锤敲打,实质上没有区别,仅仅是效率提高。
炼铁高炉、鼓风机、水力锻锤、炒铁炉......
白家的首席铁匠牛大力一脸懵逼,祖祖辈辈也没有这么炼铁的啊......
矿洞里的石墨派上了大用场,顾北命工匠先把石墨粉碎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
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窖中烧制十个小时,石墨坩埚就新鲜出炉了。
熟铁的炼制早已有之,顾北的方法也并不能提升品质,只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大幅度的提升产量而已。
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钢!
古代炼钢,主要有炒钢、百炼钢、灌刚三种工艺。
炒钢实际上就是炒铁,那炒铁炉就能生产,只不过炒出的主要是熟铁,还有少量中低碳钢,质量很不稳定。
百炼钢用炒钢作为原料,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或用数种成分不同的原料反复叠锻得到的,工艺复杂成本高,只适合制造宝刀宝剑。
当然,有了水力锻锤,百炼钢的工艺难度立马降低了好几个档次,毕竟百炼钢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反复折叠锻打,水力锻锤咣咣咣一通砸,得比人力快多少?
顾北要练的,是坩埚钢。
陈今晚站在顾北身边,看着数十名工匠在顾北的指挥下建立这一座神奇的作坊,佩服得不行。
也不知道东家脑子是怎么长的,为什么总是能想得出这么许多匪夷所思,却神奇至极的东西。
顾北指挥着忙碌的工匠、矗立的炼铁炉,豪气说道:“从今以后,那些天香露、玻璃、等物,皆成附庸之物,这里才是最值钱的东西,所以,”顾北转过头,笑眯眯的说道:“从现在开始,这座铁厂以后也归你管辖,一定要安排护卫十个时辰不间断巡逻。”
“什么?”陈金旺大吃一惊道:“姑爷,这座铁厂也交给某管理?”
连之前天香露,洛北港,东家都没有这么上心,现在却把铁厂交给他。
这是何等的信任? 让他满满的都是感动,有这么一位东主,真是士为悦己者死。
“姑爷,一切妥当,可否点火炼铁?”
牛大力一脸黑灰,五旬年纪却腿脚如飞,跑到顾北跟陈金旺面前兴奋的问道。
前几日就对各个设备都曾经试验过,没有一丝毛病,高炉炼了一炉铁,虽然质量不佳,但是炉体上下里外没有任何裂缝开纹之处,滑轮组、飞轮、水车的轴、滑车、活塞式风箱等等活动部件,全都良好运转,现在上足了油,运转起来没有一点组塞,保证万无一失。
今天,是第一次全流程试炼!
顾北笑着点了点头,大喝一声:“点火!”
所有工匠扯着脖子大声附和:“点火!”
牛大力拿起松脂火把,从底部出铁口扔进了高炉。
出铁口的活门是用生铁做的,内侧敷了一层厚厚的耐火泥,等炉中阵阵青烟从口子里倒卷出来。
牛大力的一个徒弟趴在口外,眯着眼睛朝里面看了看,大声喊道:“师傅,燃得旺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