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路(第 3/4 页)
仔细想想,卡尔突然发现,在巫师的世界,几乎就没有出现过量化的概念。
当问及一名巫师的魔法水平时,除了像普通巫师等级考试和终极巫师等级考试之类的几个特定等级的巫师考试作为评级指标,几乎没有真正量化的数据可供参考。
得到的一般都是类似‘比某某强大得多’,或者‘异乎寻常的强大’、‘恐怖得超乎想象’之类,却没有‘某某的魔力强度是某某的几倍’,或者‘某某的魔力强度单位是多少。’这样的答案。
明明可以用类似‘a的昏迷咒强度是b的两倍’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名巫师魔法水平的强弱,但事实却是,巫师界却根本没有这种评价体系。
从梅林时代开始,千百年来,魔法不断发展,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拥有了自己的理论。
但是两年来,卡尔看过的巫师写就的魔法书籍足有好几百本,其中不乏涉及魔法理论层面的知识。
但这样知识,无一例外,全都是经验的总结。
从来没有哪个巫师真正从数理的角度标定过魔法,所有卡尔看过的讲述魔法理念的书籍,在涉及到需要量化的数据时,全都表现得语焉不详,模棱两可。
哪怕不得已真的需要一些数据支撑时,所用的数据却全部是混淆的,模乎的,甚至南辕北辙。
通篇充斥着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想,猜测,夸大其词。
甚至,就连伏地魔都未能跳出这个无形的怪圈。
当初伏地魔在教导他魔法时,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是:出手速度很快,相当快,迅速。
却没有精确到类似零点几秒的数据概念。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哪怕麻瓜出身的孩子,在进入霍格沃茨上学时也不过才小学毕业。
换而言之,当今巫师界的最高文化水平才堪堪不过小学毕业的水平。
这个年纪,人生观价值观全都尚未成形,哪怕偶尔有几个像赫敏这样的天才,小学文化课学得比较扎实,但在入学之后也很快被同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也渐渐融入到了巫师那套语焉不详的文化体系当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