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疑凶(第 2/4 页)
杀手之所以能近距离接近纪云清,除了两人认识,熟悉之外,还有,就是枪击的手枪包裹了手帕。
这种手枪的威力本来就不是太大,只是用来近距离防卫,有效射程只有三十米左右,杀伤力超过十米就很弱了。
如果不是这么近的距离,纪云清未必会死。
威力小,枪口又包裹了手帕,加上声音本来就小,所以,基本上枪响之后,纪云清的保镖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人倒下来的时候,杀手已经抽身迅速的离开了。
这就是七八名保镖近身保护之下,居然还能让杀手杀完人迅速的离开的原因了。
陈淼的分析还是帮了陈明初的,熟人作案,这个恐怕稍微有一点儿刑事调查经验的人都能判断出来。
但熟人的范围就大了。
像纪云清这种混了一辈子黑道的帮派大佬,在上海滩,认识多少人?明里暗里的仇家多少?
更别说还有想要他性命的重庆军统方面了。
确定熟人的范围很重要。
因为这是破案最关键的一步,只要这一步方向没错,破案就是迟早的事情,而所耗费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陈淼判断这个熟人一定不是太熟的人,如果是纪云清过去的那些仇家话,不会等到今天才动手,而且纪云清也不会让他近身。
如果不是太熟的人,那就很可能是近期才认识的,因为保镖对杀手似乎并不熟悉,他们居然也没认出凶手来。
这些保镖要么在那一会儿集体闭上眼睛或者打瞌睡了,要么就是杀手脸被遮住了,从保镖的询问笔录中可以看出来,杀手是戴了帽子和墨镜的,出现的时间极短,前后也就三五秒,甚至更短,就完成了刺杀,消失在人群之中。
纪云清自从跟日本人勾结后,平日里虽然生活习惯照旧,但比过去要低调多了,基本上来往的都是过去的老友。
这样一来,调查的范围就更小了。
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刺杀,谋划是需要时间的,而杀手又不跟纪云清混的太熟,又甚少跟保镖有接触。
那范围就更可以缩小了。
纪云清喜欢喝茶,听戏,泡澡,他还是票友,高兴起来,喜欢自己哼唱两句,所以,不难把这个人找出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