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庵堂清修(一更)(第 4/4 页)
小朱氏的确还想着用谭修黛和儿子的‘私情’搞些事端,让谭家心甘情愿的将女儿送来给儿子做妾。刻意放消息出来,谭修黛名声彻底败坏,只能认命。尽管会惹怒谭家,但两家有了姻亲,谭修昊就不得不提拔作为妹夫的鲁元良。但她还未行动,谭修黛就被送走了。
这一出让小朱氏始料未及,险些气得背过气去。
鲁元良倒是松了口气。可没多久,他就笑不出来了。
他被参奏‘呷妓’。
大燕律法明文规定,朝廷命官不可‘呷妓’,轻则罢官重则流放。他这样的八品小官,又没什么斐然政绩,得罪不了什么权势高官,按理说私底下再是荒唐,御史台也没那个闲心去参奏他。
小朱氏却立即明白,这是她那个姐姐的报复。
谭老夫人和和气气了一辈子,终于为女儿对娘家人硬气了一回。小朱氏敢上门逼迫,她便让儿子毁了鲁元良的前程。
鲁元良被罢官。
小朱氏上谭府求助,却吃了闭门羹。她在谭府门前破口大骂,句句针对谭修黛,什么狐媚勾引,事迹败露退居佛堂云云。一句比一句石破天惊。
围观群众本来惊异有所怀疑,但看谭家对此既不回应也不追究,看似承认。但谭夫人陆温怡每每出门做客,面色如常,云淡风轻,丝毫没有半分‘小姑子与人偷情,伤风败俗’的羞耻感。于是大家了悟了,必然是小朱氏狗急跳墙,刻意污蔑,对其更是不屑。
鲁元良的官职终究没能保住。
小朱氏央着丈夫到处求人花钱,才没让他被判流放。只是他这辈子,与官途无缘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与她儿子订婚的那家姑娘,登门退了婚书,另嫁他人。
小朱氏被连连的噩耗打击之下终于病倒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悔之…晚矣。
谭府终于平静了。
谭老夫人的确如她所说,时常派人去探望女儿。不过庵堂里也有规矩,不得吃荤沾酒,不得穿金戴银,否则便要将谭修黛赶走。没办法,她是来请罪的,放在大众眼皮底下,才叫做请罪,不可能在家里立一座佛堂日日跪拜。庵堂的所有清规律例,她都必须遵守。
青灯古佛,苦不堪言。
然而这样的日子,或许会很长,很长。
时间久了,便真的就是赎罪了。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又到了一年冬。今年倒是不如往年那般冷,一直到腊月中旬,都未曾下过一场雪。
季菀裹着银白大氅站在廊下,快除夕了,终于慢悠悠的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一上午了,屋顶和地面上才勉强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孩子们想堆雪人,都堆不起来。
对此,曦姐儿很沮丧。
“好了,大冬天的,堆雪人还冷,去屋子里和姐姐一起玩儿吧。”
季菀点了点女儿的小鼻子,笑着安慰她。
曦姐儿嘟了嘟嘴,只好和笑着来牵她手的音姐儿回屋了。
季菀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目光又偏向了遥远的北方。
老太君的身体越来越差,近来已经无法下床,视力越发模糊,时常认错人,记忆混乱。时常会唤起几个孙子,尤其是陆非离。见到季菀,都会下意识的问,‘今日三郎怎么没来?’
季菀总是耐心的解释,他尚在边境打仗,还未归。
老太君又叹息,呢喃着旧事。说,三郎的祖父,便是战死的。身中十三刀,浑身浴血而不倒,震得敌军畏惧而不敢前进。说着说着,她便落下泪来,半晌无法平息情绪。
女人们有的丈夫在打仗,有的儿子在边关,都有些感同身受的悲伤。
尤其是安国公夫人,丈夫两个儿子都在外,她日日忧心不得释。偶尔还会做噩梦,梦见丈夫儿子一身鲜血,满身刀枪,醒来后一枕冷汗,再不得入眠。
老太君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昏睡中度过的。
安国公夫人私底下问季菀,季菀只能老实说,大底抗不了多久了,年后还是让陆非烟回来一趟。怎么着,也得让老太君见最后一面。
老太君病着,今年的除夕,府中也较之往年少了些许喜庆。
鞭炮声中,年过去了。
正月底,陆非烟和丈夫带着孩子回京了。
------题外话------
今天还有二更。明天,后天,都会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