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番外篇十五——西游人物记之二郎神(第 1/4 页)

    好了,故事发展到这里,赫赫有名的二郎神杨戬即将登场,这么有名的人物,如果不开番外讲讲实在是说不过去,在这里,就让提莫带大家看看这个西游记里真正的二郎神。

    强调一点,这里咱们只说《西游记》里的杨戬,不会涉及《封神演义》,大家肯定知道,这两个杨戬连时间线都对不上,而封神又是西游的衍生作品,所以,我还是会把西游记里的杨戬当做正统的。

    说到杨戬,咱们首先要解释一个词“听调不听宣”,这个词名气很大,可事实上,我敢说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有必要先解释一下。

    先吐槽两句,我之前看到,网上居然有人在解释“调”和“宣”的程序有什么不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听调不听宣,这个词有演变,原本是“听调不听轋”,轋现在读作(hun),古代读(xuan),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车遇到车时的避让行为,后来简化成了宣。

    结合在一起来解释,所谓听调不听宣,就是指我承认你是老大,也会听从你的命令,但是,你的车和我的车遇上了,我不会避让,言下之意,你的命令和我的意思相反的时候,我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看完了解释,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这真不是个什么好词,在古代看来,说人听调不听宣,基本上和说人造反是一个意思。

    中国古代历史上,听调不听宣的有很多,比如这个词的起源,就是指东周末年,周天子已经无法钳制各大诸侯了,什么春秋五霸之类的,就是官方承认的听调不听宣。

    后来,在西汉初年,韩信拥兵自重,请封“假齐王”,这个也是听调不听宣。《隋唐演义》里的罗艺,也就是罗成他爹,对隋朝也是听调不听宣,不过这个是小说,不是正史。

    五代时期的李克用,清朝时候的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也是听调不听宣。到了后来的北洋政府时期,张作霖这些大军阀,也都是。

    对了,最后补充一个大家预想不到的人物,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直到绍兴三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以前,也是听调不听宣的。

    看完这些人物,大家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不得好死,要么是当时的统治者不得好死。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听调不听宣,基本已经是公然和统治者叫板的一种状态了,这只能是一种暂时状态,矛盾几乎已经无法调和,不可能长久的。

    有时候还是得感叹一下,古人只用一个词,就精确地描述出了一种炸药桶上的君臣关系,不得不让人佩服。之前总有人说我过度解读西游记,可就算你质疑吴承恩的编故事能力,至少也不能质疑老爷子的遣词造句能力吧,人家好赖也是文豪来着。

    解释完听调不听宣这个词,咱们就继续说西游。

    熟悉西游的朋友一定知道,关于听调不听宣的言论,是望海菩萨对着玉帝说的,想象一下啊,对着统治者当面说杨戬基本不听你的话,挑拨的意思,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仙武之玉仙公子 神话之后 过河卒 正青春 武圣! 剑卒过河 知北游 志怪书 有种后宫叫德妃 洪荒:签到千年,我镇压一切敌 谋局 不朽凡人 小狐妃,太凶萌 仙父 彼岸之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道门念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