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五十五节 老友来投(第 1/2 页)

    一个像本去这等顶级高手,却摆脱了一切的束缚,只为达到目的,行事再无半分顾忌,这实在是一件极为可怖之事。对这一点,不管是云翔还是孔雀明王,都是心知肚明,尽快将人找到,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只可惜,如今本去斩杀镇元子,又掳走了玄赞,一切线索都断了,实在无法再追寻踪迹。

    无奈之下,各方头领只得传令天下,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本去的踪迹,不过,这样的命令是否真有用处,其实大家心中也都没底。毕竟,对方可是曾经权倾一方的本去佛祖,若真是一心想躲,世间能够找到他的,恐怕也没有几人。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却终究还是云翔胸有成竹地道:“也罢,事已至此,各位也不必心急,本去多行不义,终究难得善果,待得时机成熟之时,我自会逼他现身。”

    众人都知道云翔足智多谋,都是精神大振,纷纷问他又有何妙计,只是云翔却并不肯当众说出,只是拉着几方头领暗中商议了一番,便各率人返回各自的山头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界显得格外的平静,各方势力和睦相处,再也没惹出什么事端,除了双叉寨仍旧在四处搜罗妖族高手,准备摆下万妖大阵,助云翔渡九转雷劫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之事。

    玄奘与妙叹带着大量佛经返回了大唐,相比来时的路,回去的这一段显得尤其顺遂,可谓是顺风顺水,只花费了不过两年时间,他们便走完了原本花费十年才完成的旅程。

    唐王李世民自然是大喜过望,亲率大臣出城十里相迎,当众宣布玄奘为大唐护国圣僧,又下令将原本的慈恩院扩建为大慈恩寺,作为玄奘整编经书,弘扬佛法之地。

    是夜,大慈恩寺的中心之处,一座七层佛塔忽然在一夜之间凭空出现,高大巍峨,壮丽无比,世人皆以为乃是佛法显圣,自此视玄奘为在世活佛。可唯有玄奘自己却是心知肚明,西天神佛,恐怕早已无力展示如此圣迹,眼前这宝塔,恐怕便是双叉寨那位妖王为自己接风的贺礼了。

    太宗闻得此讯,亲自率群臣前来观塔,也是圣心大悦,便请玄奘为此塔命名,却见玄奘遥望西方,怅然不语,恰逢一队大雁自西方飞来,便会错了意,笑道:“好,便依御弟之意,此塔名为大雁塔便是,果然是好名字。”

    自此,玄奘便住进了大雁塔之中,每日整编经书,教化世人,不敢懈怠,终生未曾离开此塔一步。而大雁塔的名字,也随着玄奘名垂千古,为后人所熟知。

    当然,之后的事情,云翔却已然不再关注,因为那万妖大阵的人手,已然凑了个七七八八。

    布阵所需的一百位尊圣,眼下已然凑出了九十九人,而所需的九千九百位大圣,却也只缺十余人罢了。然而就是这最后缺少的微不足道的人手,却让人生出了一种束手无策之感。

    毕竟,妖族修行不易,大圣不是大路货,尊圣更是凤毛菱角,此时他们已然将三界中能搜罗的全都搜罗了个空,却仍有这一步之遥,未免让人感叹造化无情。

    之前与天机约定了三年之期,眼下已经过完了大半,九转雷劫却迟迟无法引来,难道说,云翔终究无法以祖圣之身,去面对那最后一重挑战吗?

    正在这关键之时,一队人马忽然来到了双叉寨,让云翔看到了最后一道曙光。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彼岸之主 志怪书 谋局 神话之后 过河卒 低调在修仙世界 仙父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洪荒:截教副教主 正青春 不朽凡人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永恒国度 剑啸灵霄 纯阳 有种后宫叫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