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丰收论(第 2/4 页)
这些关于种地的官样文章,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王守业一目十行的扫了几篇,就觉着倦意上涌,正犹豫是干脆趴在桌上眯一会儿,还是翻看各地呈上来的奇闻异事提提神,却忽然看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张太岳。
王守业登时来了精神,忙从头到尾细瞧了一遍,这篇名为《丰产论》的文章。
单看题目,张居正似乎也是在歌功颂德。
不过内容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他只是在开头,略略点了一下今年的秋冬两季的丰收,并以此推出论明年的收成也不会低,甚至更高之后,就忽的话锋一转,开始剖析丰收背后蕴含的隐忧。
其实这之前,就已经有人讨论过,北方连续丰收所引发的问题。
不过那些争议主要都集中在了漕运上。
譬如取消南粮北运之后,数以十万级的漕工该何去何从?
虽说如今运河上南来北往的十分繁华,漕粮也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但那些漕工们基本都在温饱线上徘徊,若骤然少了漕粮这一部分收入,怕是立刻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可要是不取消南粮北运的话,朝廷财政又不足以年年平抑粮价,届时一面高价购买南方的稻米,一面坐视北方粮价大跌,肯定又会像今秋一样,惹得北方官民群情激奋。
但张居正这篇文章,却没有拿南北粮争说事,而是聚焦粮食丰产之后,给北方民众带来的隐忧与冲突。
首先是北方的手工业者——也就是匠户们,怠工、隐冒、逃亡的数量,自今秋以来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因为即便是收成最差的佃农,今年的可支配收入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匠户。
何况工农之间,还存在着地位上的差距。
以至于许多匠户,宁愿托庇在地主门下充当农奴,也不肯留在原籍,承受过重的无偿劳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