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功夫片(第 3/4 页)
不过华夏的市场很大,即使在电影院的票房不高,他们也会买几台播映级,到县城,乡村去放映,也能回本。
总之如今的华夏电影,比真实历史上发展的快速多了。
只是,再也没有一部电影像马路天使一样受欢迎。
周臻也在怀疑,他这部倾注了更多心血,制作更加精良的《功夫》,恐怕也比不上马路天使的成绩。
毕竟,第一部才最受关注啊。
推脱开了那些琐事,拍摄继续进行。
京城武馆的拍摄地在景山附近的胡同里,紫禁城的后墙,还有后海的胡同风景,屡次入镜。
经过简单培训的武师们在正式开拍之后,屡次出错。
周臻的调度能力在人少的时候还行,人一多,也有些控制不住,所以拍摄起来格外不顺。
经常因为一个人出错,整个镜头就要重拍。
周臻现在赚了大钱,不惜成本地精益求精。
一直拍摄到六月中,才算完成了最后一个镜头的拍摄。
最后一场大戏,是孙禄堂在京城开武馆,然后与当地的武师们起矛盾,他们只有三个人,对付对方的几十人。
周臻直接安排这场戏放在故宫大门口的金水桥处进行拍摄。
如今的故宫已经对外开放,为了不影响游客参观,拍摄的时间利用早晚时间。
还别说,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傍晚夕阳照射在城楼上的时候,气势更加恢弘。
这场戏一路追逐,一路打,拍摄了整整半个月才完成。
当周臻宣布所有的镜头都完成拍摄之后,剧组所有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周臻也邀请了所有人在天福号大吃了一顿,当做杀青宴。
天福号已经开了两百年,以酱肘子出名,这个时代的人缺油水,喜欢烤鸭的人,绝对没有喜欢吃猪肉的多。
一些人不想继续拍电影了,吃饱喝足,领了丰厚的酬劳回家。
另一些有培养价值,又愿意继续拍电影的,周臻都留了下来。
现在的他,不要说几十个武师,就是几百个,几千个,他也养得起。
电影拍完,他却不能离开京城。因为大人物们都不让他走,要他在京城剪辑,制作,他们要第一时间观看周臻这部呕心沥血才拍出来的电影。
周臻越来越感觉到京城的压抑,这些老家伙们一个个都是人精,总有道理来说服你,又能干扰他的决定。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