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四海(第 3/4 页)
这就是银行的基本模式。
吴东在皱眉沉思,消化着甘奇说的这些道理。
潘国其实没有听太明白,他站起来拍着胸脯说道:“甘相公说能赚钱,那一定就能赚钱,我潘国十万贯,一口唾沫一个钉,来,定契约,签字画押!”
甘奇笑着:“一共一百三十万贯的股本啊,先到先得,潘掌柜领了十万贯,还剩下一百二十万贯。潘掌柜占钱庄股本的百分之二,不多不少,来人,契约写妥了,事无巨细都写明白。”
吴东还没有彻底回过神,但是他有一种预感,觉得这生意可能真要发财,开口说道:“那,那我也出十万贯。”
“好!”甘奇挥着大手,刀笔吏们下笔如神,这入股契约甘奇准备的模本,用最好的纸张,用最好的笔墨,用最好的字迹,写得清清楚楚。
“那我们遇仙楼也入一股,五万贯即可,百分之一的股本。”
“任店领百分之一,也出五万贯。”
此时从门口匆匆奔进来一个人,进门便是大喊:“相公,我刚从燕云回来呢,到处找您,原来您在三司衙门里,听人说相公要做大事,真正抽签,我陈家岂能不出钱?我陈翰领十万贯,全部身家了。”
甘奇转头一看,陈翰回来了,回来得倒是及时,他都不明白甘奇在干啥,进门就出十万贯。
甘奇笑哈哈招手:“近前来。”
陈翰风尘仆仆,到得近前:“相公,刚好今日下官也该到三司报备上任,一并做了就是。”
陈翰调入京了,度支判官,给王安石当副手的副手。这个副手的副手可不好当,如今王安石在三司里也是大动作,所有官员都开始培训阿拉伯数字账目之法,陈翰有得学。
有了阿拉伯数字的加减乘除,再配合上算盘这种神器,才能真正把一个汇兑天下的钱庄给弄起来,不然汉字账目就太过繁琐了。不过说来说去,也还是得佩服老祖宗发明的算盘,这玩意才是真正的神器。
甘奇也不说生意的事情,只道:“你这十万贯给你记下,你立个契约。身家皆在此,保准你不亏。子瞻子由呢?他们回了吗?”
“下官先出发的,下官不是主官,说回来就回来了,二位苏兄都是主官,怕还要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入京。”陈翰答着。
甘奇点着头,也盼着他自己这一党的人赶紧入京,要打仗,就得有人冲锋陷阵,真正要改革朝廷,必须要有自己人做事,否则都是司马光那一类的保守派,甘奇怕是也难以招架。
甘奇有对着满场众人说道:“但凡签了契约的,都还有一事要做。”
“还请相公示下。”潘国问着。
“每一家商户,都派二十个账房来,账房学徒也行,派到三司来培训两个月,到时候都派驻到各地钱庄去。”甘奇这一手,当真高明,一来是人手不够用,能算账的人,在这个时代也是稀缺物种。又要读书认字,又要能计能算。
这个时代,读书认字的想十年寒窗去当官,能安安心心当账房的,本就不多。读书人成了账房,十有八九是生活所迫。或者是商户们自己专门培养的。
还有一点就是甘奇在表达自己完全的坦荡荡,每一家都出人来管事干活,这就完全大公无私了。甘相公是真要做生意,可不是坑钱。
“相公,小人出三万。”
“小人出五万。”
“城北刘家,认十五万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